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攻坚“深贫”不能“浅富”辄止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攻坚“深贫”不能“浅富”辄止
发布日期:2017-08-28 09:41:00  浏览次数:7

  陈发明

  从当前进度和工作实际来看,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已成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攻坚深贫不能“浅富辄止”,在立足温饱、住房、教育、医疗和收入、公共服务水平等既有脱贫目标的同时,需要提前谋划脱贫之后的生产生活,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脱贫不能只盯“及格线”,还要尽可能瞄准“优秀分”;既要在脱贫上下功夫,还要为小康打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5年来,全国农村累计脱贫5564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

  脱贫成绩举世瞩目,但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从当前进度和工作实际来看,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已成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为此,脱贫攻坚工作需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人口,向最难啃的“硬骨头”发力。从现实看,可谓有喜有忧。喜者,是因为随着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和贫困人口的减少,可以将之前分散的力量更多地集中在最后的攻坚战上;忧者,从现在算起,时间已经不多,而且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需要注意的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更加严酷、发展基础更加薄弱,同时社会文明程度也相对低,过去的一些老办法不一定能够解决这个最后的难题。比如,产业扶贫,很多地方搞养殖,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市场进一步饱和,贫困户能不能有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易地扶贫搬迁是个“拔穷根”的好办法,但搬出来后能不能稳得住、是否能致富?还需要进一步下功夫、打基础。还有一些地方推行用扶贫贷款帮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或企业措施,短期来看可以有效增加收入,但贷款到期后能否保证长久之功?对此要提前谋划,早作打算。

  所以说,攻坚深贫不能“浅富辄止”,在立足温饱、住房、教育、医疗和收入、公共服务水平等既有脱贫目标的同时,需要提前谋划脱贫之后的生产生活,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实践表明,贫困程度越深的地方,越容易出现返贫现象,特别是抵御客观风险的能力较弱。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浅脱贫”的成果不牢固。故此,脱贫不能只盯“及格线”,还要尽可能瞄准“优秀分”;既要为脱贫下功夫,还要为小康打基础。

  一方面,攻坚深贫要牢牢把握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后,我国将进入全面小康元年。因此,未来几年,要下足功夫,坚持实事求是,不好高骛远,集中力量稳扎稳打,确保进度与质量成正比。既要以更大的力度、精度、巧度投入深度贫困区域和人口,用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来抓脱贫。同时,也要对已脱贫的地区回头看,特别是一些“浅脱贫”地区和人口,防止因病、因婚、因灾返贫等情况发生。

  另一方面,攻坚深贫还要适度关注“后脱贫”时代。近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2020年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贫困人口了,只是没有绝对贫困人口。历史地看,贫困问题会长期存在,扶贫工作重点将从消除绝对贫困向减缓相对贫困转变。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收官,消除绝对贫困的全国总动员可能就会告一段落,减缓相对贫困的重任也随之到来。“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届时各地仍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关键主题。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