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谨防非法集资“下乡进村”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谨防非法集资“下乡进村”
发布日期:2017-08-22 10:10:00  浏览次数:14

  近年来,非法集资活动呈现“下乡进村”趋势,一些地方的农民合作社打着合作金融旗号,突破“社员制”“封闭性”原则,超范围对外吸收资金;有的合作社公开设立银行式的营业网点、大厅或营业柜台,欺骗误导农村群众;有的投资理财公司、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改头换面,在农村广布“熟人业务员”,虚构高额回报理财产品吸收资金;有的打着普惠金融、精准扶贫、互联网理财的幌子,且利用农村熟人社会建立起来的信任感“杀熟”,一坑就是一大片。这些非法集资活动严重损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成为影响当地农村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重要隐患。

  非法集资活动呈现“下乡进村”趋势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下乡”这一新生事物,本应是落实金融普惠政策、弥补农村金融短板的大好事,但现实却是泥沙俱下,出现了一些非法集资与金融诈骗行为。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民风险意识淡薄,对金融的了解程度较低,更容易成为非法集资的受害者。非法集资案件曾经大量发生在城市当中,由于近些年城市居民不断增强了对非法集资行为的认识,普遍具备了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再加上城市执法机关的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向城市居民进行非法集资的难度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非法集资存活空间不断被挤压,这也是非法集资活动呈现“下乡进村”趋势的重要原因。

  今年中央有关文件首次提出“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体现出中央对农村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视。防止非法集资行为“下乡进村”,必须在有效宣传、加强监管、组织引导等方面下功夫。对农村群众进行有效的金融风险宣传,对于农民合作社等合法组织,农业行政部门、工商部门应该及时立法规范,严格进行监管,防止合作社成为坑农害农的工具。最后,还应该将防止非法集资“下乡进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强化组织的引导作用,教育农村群众防范非法集资,只有筑起防范农村非法集资的高墙,农民增收的钱才不至于打了水漂。  鲁庸兴(热心读者)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