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三农思语】柯炳生:食品安全怎么看?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三农思语】柯炳生:食品安全怎么看?
发布日期:2017-08-16 08:51:00  浏览次数:6

  柯炳生

  一次,出差坐飞机,邻座上来一位名人。得知我的身份后,开口就问:您说,现在吃的东西,还有什么是安全的?我一时语塞。然后反问他,有微信,看朋友圈吧?得到肯定答复后,我说,那您什么也不能吃!

  不过,如果你拿着手机,到任何一个超市中去,要找出朋友圈中说的问题产品,可能一样也找不到。

  这就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问题事件,是个案,是偶发的;但是影响,却是全面的,持久的,不断重复——在网络上和朋友圈中,是以光的速度,以几何级数,增长扩散……同时传播的,还有大量的谣言。

  毋庸讳言,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但现在的情况,比起以前,已经大大好转。一个基本事实是:一些毒性大的农药,原来是可以随便使用的,而近年来已经被禁止。例如,去年某地个别农民种植韭菜用了甲胺磷,舆论哗然。其实,该农药被禁止使用,是2006年的事;那以前,农民一直在使用的。

  随着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科学检测的手段日益先进,国家的管理和监控,这些年来不断强化。原来不作为问题的,现在列为问题了;原来没有发现的,现在发现了。

  三聚氰胺牛奶事件,是个分界点。那以后,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变得极为敏感。

  一些媒体的误报和误导,加剧了老百姓的恐慌心理。误报,就是传播谣言,例如人造鸡蛋、棉花肉松、塑料大米、香蕉致癌、草莓致癌、防腐剂西瓜等等。一份影响力很大的刊物,也转载过谣言,说反季节作物、彩色辣椒、圣女果、甜玉米等都是转基因的。

  媒体也有过误导:报道的是真相,但不是全部真相。例如,有媒体报道说,某葡萄酒检测出农药残留,该农药有导致肝癌的风险。而没有报道的是,该残留含量极低,仅为欧盟限量标准的几十分之一。2014年某电视台做了湖北转基因大米的报道,41分钟的节目中,展现的都是违规种植和销售,而没有提一句安全性问题。那个新闻频道节目在采访过程中,应该知道那些转基因大米是已经获得了安全证书的。那为什么不告诉观众?我不好妄测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说了几十分之一和有安全证书,看电视的可能就换台了。

  有时,有关政府部门人员的表达不当,也会产生误导。记得几年前,针对牛奶事件,有关部门的官员说,我国99%的牛奶都是合格的,安全的。这样说,本意是要安抚人心,而效果却适得其反。因为,他没有说清楚,那不合格的1%在哪里,是1%的企业?还是所有企业产品的1%?更没有说清楚那1%的产品,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甄别?

  饭桌上,人们常问我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有机食品。几乎所有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有机食品的安全性最高。这是误解。实际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因为,有机食品不是质量标准,而是生产方式标准,是不使用化学品而已。科学使用化学品,并不会造成安全问题,而不使用农药等,却有可能造成虫害污染并导发黄曲霉素,那是可以致癌的。自然状态下散养的鸡就安全吗?有禽流感的,都是散养卖到活禽市场上的。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机产品比常规产品更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尽管属于偶发事件、个案问题,直接影响不大,但波及影响很大,尤其是对社会心理影响非常之大。发生了食品安全事件,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消费者。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无辜的生产者同行也跟着倒大霉,发生巨额损失。三聚氰胺牛奶事件对全国奶业的损害,禽流感对整个家禽业的损害,都是极其巨大的。

  因此,对于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个别害群之马,一定要严惩不贷,绳之以法,零容忍。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