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中国"南猪北上"趋势已定 内蒙古发声"因地制宜"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中国"南猪北上"趋势已定 内蒙古发声"因地制宜"
发布日期:2017-02-24 10:05:00  浏览次数:9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23日电 题:中国“南猪北上”趋势已定 内蒙古发声“因地制宜”

  作者乌瑶

  以“风吹草低见牛羊”牧歌景象闻名的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畜牧业亦享誉海内外,这里除了数千万奔跑在天然草场上的牛羊之外,农村地区还从事畜禽养殖。内蒙古地域辽阔,拥有适宜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具有发展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的双重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猪在内蒙古“安家”。

  近年,考量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中国正逐步调整生猪的生产布局。2017年2月,中国政府发布意见,明确要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

  按照国家部署,位于中国北疆的内蒙古与东北三省、云贵等地被划为潜力增长区,被确定为未来中国猪肉供应增长的主要区域。

  此布局被业界戏称为“南猪北上”。相比于中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政府主导的“资源迁徙”,此次布局则更多凸显了市场的主导性作用。

  记者发现,内蒙古发展生猪养殖优势颇多,除了地大物博、环境适宜,这里还是中国的玉米主产区。近年已有温氏、金锣、中粮等畜禽加工企业相继入驻内蒙古。官方资料显示,2016年内蒙古生猪出栏1637.2万头,计划2020年突破3000万。

  记者从内蒙古农牧业厅获悉,大力发展生猪家禽养殖是2017年内蒙古农牧业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辽、赤峰等玉米主产区将承接“重任”,正积极进行设施建设和相关技术考量。

  记者梳理发现,“南猪北上”因粪便处理、污水排放等资源环境问题,在民间及网络引起争议,其被认为是将生态污染源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为此,内蒙古农牧业厅对外表示:猪禽养殖布局要因地制宜,产业集中在农区发展,禁止征用草原发展猪禽养殖。

  “养猪业以前并非内蒙古的重要产业,只占到中国的1.27%。当猪禽等产业被引进到适宜地区发展时,我们一定会做好生态保护,实现变废为宝,促进农牧循环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表示。(完)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