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看羊肉加工如何“由浅入深”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看羊肉加工如何“由浅入深”
发布日期:2017-02-14 08:52:00  浏览次数:12

我国专家创新研制羊肉加工新技术——

看羊肉加工如何“由浅入深”

资料图

  阅读提示

  入冬之后,北方的羊肉又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销产品,无论是做羊汤,还是涮羊肉,食性温和的羊肉都是人们冬日进补的佳品。然而,羊肉好吃却并不好保存,超市里的生鲜羊肉保鲜期往往都非常短,人们必须随买随吃。

  然而如今,人们再也不用担心生鲜羊肉的保存了。随着我国专家研制的一系列羊肉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生鲜羊肉的货架期已经大大延长。同时,新技术还提升了羊肉的品质和口感,实现羊肉的梯次利用,让人们吃到的羊肉产品也更加丰富多样、更加安全健康。

  本报记者 吴佩

  众所周知,羊肉营养丰富,一直是国人的进补极品。与猪肉和牛肉相比,羊肉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都比较低。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脾,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虽说我国食用羊肉的传统由来已久,但产业发展却并不快,羊肉的保鲜和精深加工一直是产业内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国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深加工率不足10%

  数据显示,我国的羊肉产量现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产量的30%,但从初加工到深加工,生鲜到熟制的梯次加工技术缺乏,分割、调理、风干羊肉等高附加值产品匮乏,深加工率不足10%,鲜、冻胴体和二分体初加工产品占95%以上,年损耗高达数十万吨。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羊肉产业存在加工标准化程度低、技术与装备落后、宰后损耗高、深加工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羊肉的加工品质,制约了羊肉产业的发展。”“羊肉梯次加工增值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主持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德权向记者介绍,仅以生鲜羊肉为例,在屠宰后的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羊肉的品质劣变严重、营养物质和汁液流失巨大,达5%~10%。“如果以2015年我国羊肉产量441万吨来计算,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环节每损耗1%,就会增加几亿元的损失。”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羊肉加工业主要分为生鲜羊肉加工、肉制品加工和副产物加工三大子行业。其中,生鲜羊肉加工面对的消费市场最大,属于初加工,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后两者则属于深加工,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很大。“羊肉产业要发展,必须解决加工的技术难题,提升产业附加值。”张德权感慨道。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