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村里也有了“八项规定”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村里也有了“八项规定”
发布日期:2017-02-01 09:34:00  浏览次数:13

  新华社济南1月31日电(记者张志龙)早就听说山东的一些村庄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出台规定移风易俗,不让农民因事“拉饥荒”。今年春节,记者也去了解了村里的“八项规定”,效果“真不孬”。

  据记者了解,2016年,山东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两个试点省份之一后,这个省陆续在村、社区成立了8.6万余个红白理事会,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成效喜人。

  大年初三,寒意袭人。但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张炳村赵玉华家却是暖意融融,不远的梁楼村梁天地老汉过来走亲戚,几口人围坐在平房屋檐下,小方桌上摆满了瓜子花生果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拉得相当热乎。

  “中央有八项规定,现在村子里也有‘八项规定’。”梁天地听闻记者来意,吐了口烟说,“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张炳村梁楼村各个村都有章程,规定可细了。”

  “可不是。”一旁快人快语的村妇张先芳插上话,“原来娶个儿媳妇,彩礼不说,光请客摆上几十桌就得三四万元,比阔气讲排场穷讲究,现在村里不让大吃大喝,省下不少嘞。”

  张先芳大嗓门说着,忽然寻思个事,使劲推了推赵玉华,“你不是刚娶了儿媳妇吗?!你最有发言权,快拉拉。”

  赵玉华指着自家门口的村民健身广场说道,去年10月12日,就在这摆了三四桌,买了30多斤油条,买菜不到300元,都炖了大锅菜。村里管红事的人都来帮忙,一个上午就办了。

  梁天地忍不住插话:“这规定老百姓都拥护!原来都是流水席,摆个三四天,大家都不说,但心里都累。”这些年,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儿孙增岁、升学就业参军,啥都请客,礼金越来越高,挣点钱全送了人情了,还常“拉饥荒”。

  “原来一家红白事,全村都随礼。”村干部王宝莲说,村里930多口人,有张、薛、王三大姓。自从村里在上级指导下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每个大姓出了4个人加入,遇到红白事咋办都有人有章程指导,一股新风袭来。

  记者看到,这村里的“八项规定”写满了两张纸:“婚庆贺礼一律不超过100元,倡导不请客,不举办答谢宴,对本村乡邻一律不准宴请”、“外来吊唁亲属、友人、乡亲助忙者,一律便饭招待”、“不提倡小孩满月、高考升学、当兵请客,确需举办不能超5桌”……

  “腊月廿二张秀云老人7时去世,12时不到就出殡了。搁在以往,磕头祭拜、摆宴吃饭还得8个碗(菜),各种仪式得3天。现在鞠个躬,吃个大锅菜,主家能省万把元钱。”张炳村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张丰资说。

  张丰资坦承,开始时个别村民也难接受。“人生大事岂能草草了事”“花钱越多才越能体现自家的实力”等不同声音都传出过。但时间一长,移风易俗的好处大伙看在眼里。

  村里的干部说,村里不止有“八项规定”,还评选了“好媳妇”“好婆婆”,带动了厚养薄葬新风和乡风文明。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