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怎样挣钱成为村民最关心的事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怎样挣钱成为村民最关心的事
发布日期:2017-02-01 09:32:00  浏览次数:6

  新华社哈尔滨1月31日电(记者程子龙)猴年玉米价格下跌,对传统玉米产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韩甸镇三姓村的农民来说,影响可不小,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连年三十的鞭炮声都不如往年密集了。鸡年春节,人心思变,春潮涌动,怎样挣钱成为村民最关心的事。

  村民王树国先是给记者算了一笔简单的账。在三姓村,种一亩玉米成本价约为450元,按2016年玉米收购价,卖粮收入仅300元左右,这还不算人工费。如果是租地,每亩成本还得多出400元。虽然国家给了玉米种植补贴每亩约150元,但种普通玉米很难挣到钱。

  面对这样的局面,村民们人心思变,纷纷想办法调转方向。流转土地,外出打工成为活跃一族。大年初一,村民孔祥富开始“码人”到哈尔滨市的建筑市场粘保温苯板。这几年,村里出现了几位粘苯板的手艺人,他们又快又好的“活计”深受建筑市场欢迎。村民孔繁刚、梁英武等都成为在外包“大活”的能人,少则一年挣四五万元,多则挣二三十万元。孔祥富说,跟着这些能人出去打工,是把村民带富的一条道,今年要组织上百名村民出去粘苯板。

  出国做劳务也从无到有,引起村民的注意。近三年,村民孔祥全和张瑞民在亲属的介绍下到非洲做劳务,一年挣回来几十万元。春节期间,多位村民到孔祥全家打听,能否多带几个人出去。

  改变种植业结构,“从哪跌倒从哪爬起来”,成为村民中最有代表性的思考方向。村民张庆林从2016年就筹备成立个种植业合作社,但多年来整个村一直以种玉米为主,种植品种单一不挣钱成为合作社最大的困境。“一亩玉米也不种了。”张庆林在除夕夜做了个“艰难的决定”,今年他计划流转2750亩地,其中1750亩种花生,600亩地种高粱,400亩地种红小豆。

  把黑土地变成金土地,也成为村民大胆思考的方向。村民程子全举家进城搞商业已经多年,他看到种玉米不挣钱的另一面是土地租价低廉,而绿色、有机果菜市场的前景看好。今年他决定回到村里,成片种植800亩有机豆角。记者询问他豆角的市场在哪里,他自信地告诉记者:“当然是北京”。

  村民张庆利也在城里当了多年经纪人。今年他准备回到村里,自己投资把村南的大片涝洼地改成水田。大年初一,他就找了多位村民商量“旱改水”的事,如果旱田改成水田,年亩收入有望达到千元。

  鸡年春节,小村庄春潮涌动。尽快从市场经济的阵痛中走出来,改变家乡面貌,成为村民们执著地追求。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