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渔业:从“吃鱼难”到“吃好鱼”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渔业:从“吃鱼难”到“吃好鱼”
发布日期:2016-12-30 14:15:00  浏览次数:13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 理

    下图 12月24日,江苏连云港市西墅渔业码头,养殖户将刚刚收割的新鲜条斑紫菜卸船装车。经过两个多月的海水滋养,连云港市沿海13万亩条斑紫菜陆续进入成熟期,养殖户抓住晴好天气,加紧收割头茬紫菜,“海上菜园”一片丰收景象。耿玉和摄

    上图 12月24日,渔民在“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水域捕鱼。当日,坐落于浙江省慈溪市周巷水库和长河水库水面上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已经建成并进入调试阶段。 据介绍,“渔光互补”项目是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的结合,项目将光伏发电组件建于鱼塘水面上方,通过光伏面板进行发电并入国家电网,而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获得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我国渔业已从“可有可无”的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当前渔业供给总量充足,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必须大力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在发展思路、发展方式、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在化解捕捞业过剩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下功夫——

    2016年5月,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渔业发展‘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的关系,将发展重心由注重数量增长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由此,我国渔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优化产品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解决了城乡居民“吃鱼难”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品出口稳步增长,2002年以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接近6699.65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1328.7亿元,渔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5594.83元,水产品出口顺差超过100亿美元。

    不过,我国渔业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资源、环境、产品质量和效益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倒逼渔业发展必须转型升级。

    近年来,围绕“加强品种创新,推广新品种,调减结构性过剩品种,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品种、高附加值品种、低消耗低排放品种”的要求,我国渔业结构不断优化。

    比如,福建省围绕大黄鱼、石斑鱼、鳗鲡、对虾、牡蛎、鲍鱼、海带、紫菜、海参等特色品种,打造9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链。江苏省特种养殖面积占比超过74%,比去年上升4个百分点。江西省今年小龙虾增产20%、泥鳅增产8.2%。各地不断加大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力度,规模已达到2250万亩,比2015年增长了1倍多。同时,鲍鱼“南北接力”、海带“南苗北养”“北参南养”等新模式的普及推广,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养殖格局的变革。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