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我国种业在改革中振兴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我国种业在改革中振兴
发布日期:2016-12-15 08:50:00  浏览次数:16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我国种业在改革中振兴

本报记者 乔金亮

  在今年的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展上,86岁的袁隆平介绍了最新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引起泰国、缅甸等国的浓厚兴趣。从“洋种子”占领国内市场到“本土种”收复失地,再到自主品种走出国门,5年来,民族种业走过了不平凡历程。

  “饭碗”要端牢 种业当自强

  在21世纪最初10年,我国种业刚刚起步,恰逢跨国种业公司全球布局之时。国内种业市场放开后,民族种业发展遭遇巨大压力。“洋种子”席卷而来,震撼了国内种业市场,也警醒了种业人。

  有人将跨国种业巨头比喻成“航空母舰”,而国内种企则是“小舢板”。区别不仅体现在企业规模,还有科技创新能力,更体现在科研体制、人才储备、经营模式上。发达国家种业有着上百年市场化历程,我国自2000年开始实施《种子法》后才真正迈入市场化进程。

  “洋种子”的代表是玉米先玉335和部分设施蔬菜品种。最高峰时,先玉335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国外种子占据了山东寿光设施蔬菜种子的大部分市场。“那时候,我们的压力很大。”玉米育种家程相文说。

  制度体系创新是民族种业求变的关键。201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3个文件,十二届全国人大将现代种业立法提上日程,全面修订《种子法》,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品种创新力和供种保障力,吹响了民族种业振兴的号角……

  5年来,突破性优良新品种不断涌现,民族种业的“失地”正在收复。以京科968、隆平206、济麦22等为代表的玉米和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均超1000万亩;培育推广了Y两优1号、登海605等亩产潜力过1000公斤的水稻和玉米品种。国产品种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一批自主研发的突破性品种增长势头强劲。

  “我2009年开始种玉米,用的是先玉335的种子,不过现在1万多亩地都已经换成国产的良玉99了。”辽宁省昌图县宝力镇种粮大户张强告诉记者,“一开始也不信,国产种子能比国外的强?2012年试种了600亩,结果发现国产品种不仅抗大小叶斑病,还抗倒伏”。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说,目前,国外品种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我国自主选育的品种已占玉米的85%以上、蔬菜的87%以上,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全部为自主品种,做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