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不富看支部强不强靠头羊
——宁夏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抓党建促脱贫纪实
本报记者何兰生 焦宏 张国凤 冯建伟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选个好的致富带头人”。在宁夏农村,尤其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西海固地区,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的“两个带头人”工程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标配”。近些年来,宁夏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让党的力量、群众力量、市场力量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有个好的党组织带头人,支部就坚强、村里就发展、群众就满意
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在于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的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在宁夏这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欠发达省区于一身的地方,贫困面大程度深,一些地方基层组织力量相对薄弱,一些村干部年龄老化,致富带动力不强,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激发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显得尤为重要。宁夏各级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必须把抓基层党建和促加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组织力量转化为扶贫力量,必须给村级党组织选优配强“当家人”、找“准”扶贫攻坚的能人。
为了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增强脱贫攻坚意识,成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宁夏出台了《宁夏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实施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两个带头人”能力建设。把扶贫开发作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以脱贫攻坚成效来选用干部,激发广大干部自愿到贫困山区工作、自觉下基层的积极性。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市,行走在这片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红色土地上,让人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的诗句。80年后的今天,记者所到之处感受到一股渴望发展、渴望脱贫的力量,这股涌动的力量来自于继承红色基因的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村级后备干部等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致富带头人。
记者见到姚选时,他正带领群众在地里采摘蔬菜,作为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如今他带领的蔬菜合作社已辐射周边10多个村组,建成3万亩冷凉蔬菜基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2015年,冷凉蔬菜产业创收1400多万元,姚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以上,开发建设了融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走上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
“支部强不强,关键在头羊,姚选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带头人。有个好的党组织带头人,支部就坚强、村里就发展、群众就满意。”固原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景瑜说,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不仅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抓手,更是扶贫开发的抓手,点准了农村党建、发展的穴位。
目前,自治区与5个地级市、9个贫困县,每个县与所辖乡镇党政一把手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贫困县乡党政班子原则上3年不动,不脱贫不离位。确定9名党政领导一对一联系9个贫困县,安排厅级干部联系126个贫困乡镇,安排处级干部联系800个贫困村,安排3.2万市县党员干部包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