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北京城区菜市场大蒜的零售价已上涨到每斤10元。 本报记者 黄俊毅摄
自去年6月至今,全国大蒜价格持续上涨。在有全国农副产品价格“晴雨表”之称的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0月末每斤干蒜批发价一度高达7.8元,比历史最高点的每斤6.6元还要高出18.2%。人们惊呼:“蒜你狠”又来了。
近日,在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附近一农贸市场门口,菜贩付二军正将大蒜搬进场内,标价10元一斤。不少前来询价的消费者都觉得价格高。
“这轮大蒜价格上涨和高位运行,首要原因是全国大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农业部蔬菜市场监测预警首席专家孔繁涛说。我国大蒜种植面积占全球50%以上,产量占全球70%左右,年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国内大蒜种植面积近年来基本稳定在400万亩,2014年蒜价偏低,去年以来主产区一些菜农减少了大蒜播种面积。农业部对全国580个蔬菜重点县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大蒜在田面积同比下降了2.2%。
而今年春节期间北方主产区遭遇大寒潮,导致北方主产区大蒜大面积绝产。付二军说,金乡往年一亩地能产三四千斤鲜蒜,今年只收2000多斤。孔繁涛估计,受种植面积减少、寒潮减产双重影响,主产区今年大蒜产量约减少8%。
除了产量原因,也有业内专家认为:蒜价反常飙涨根子在于游资囤货推波助澜。今年5月份北方主产区新蒜上市时,市场已经露出游资炒作的苗头。在正常情况下,鲜蒜开始上市以后,随着上市量逐渐放大,价格会逐步走低。“今年蒜价有些反常。”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去年5月第一周,鲜蒜的价格由每斤1.5元至2.1元下降到1.3元至1.8元,降幅为13.89%,今年则上涨了13.64%,走势与去年同期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