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水中的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颜值、价值双高!”11月1日,记者随“总编台长看创新·铜梁行”采访团来到双山镇锦峰观赏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各色观赏鱼在水中穿梭游弋,翩翩起舞,上下翻腾,变幻出漂亮的千种花式。合作社负责人胡华说:“这里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生态优良,成就了这个西南地区最大的观赏鱼养殖基地。”
观赏鱼养殖基地只是铜梁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果之一,铜梁还有不少有特色、“高颜值”的“好地方”。两山环抱、三湖点缀、三河环绕让铜梁发展农业自然条件独具优势,双山樱桃、平滩蜜柚、黄桷门花海……如今,“一城三区六基地”,铜梁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特色农业之“花”绚烂多彩。
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
“走!去黄桷门听花开的声音。”距离铜梁城区5公里的南城街道黄桷门村,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让城里人羡慕不已。这里有仿古式样的联排别墅,整洁便利的村道,水车假山装扮的活动广场,绿草茵茵的社区环境。村里的变化,源于重庆威凯农业公司投资的现代生态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奇彩梦园的兴建。
奇彩梦园让这里拥抱花海。鲜花铺就的地毯,随着大地展开。花海被规划成一条条宽阔的花带,组成七彩霓虹。极目望去,一片“花花世界”;秋风吹来,阵阵花香扑鼻。
这片花海起源于四年前。当时,经多方考察,铜梁准备在黄桷门打造一个集现代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会议中心、休闲度假、老年护养中心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为此,引进农业开发公司,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打造总面积3250亩,内有四季花海景观区、四季果蔬采摘体验区、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特色水产养殖区和养护康复中心等项目的度假区。奇彩梦园占地2000亩,是它的核心景区。
“这两年我们大力开展景区标准化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完善花海游乐项目,丰富旅游产品,将旅游业与农业、商贸、文化等产业相融合。我们还引入互联网技术,与腾讯合作打造全国第一个互联网+文化乡村,景区的发展如虎添翼。”项目负责人李应伦告诉记者,目前,这里正在完善集赏花游乐、农事体验、观光休闲、度假养生、饮食购物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条。
去年12月,奇彩梦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开园以来,一年多时间,奇彩梦园已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门票收入4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近3亿元,解决农民工就业900余人,人均增收2万元。同时,景区还带动种养殖户1536余户,农民户均增收1.2万元。
农业与休闲观光旅游的融合,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黄桷门村,只是铜梁农旅融合的一个典型。截至目前,铜梁全区接待乡村旅游游客6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今年十一黄金周,到铜梁体验农业休闲游的游客人数,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国排名第十一位。
一个生机勃勃的果乡
月月有花开,季季有果摘,这里是位于铜梁平滩镇的“龙韵果乡”。采访团到达时,现场经理程其宽正在地里采摘柚子。黄灿灿的柚子非常诱人,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柚香,秋天的果乡仍旧生机勃勃。
“这是黄肉蜜柚,每个能长到七八斤大,皮薄,肉嫩,无籽。”程其宽兴致勃勃地给记者介绍正在采摘的柚子,极其热情地剥开来让大家品尝。浅蜜色的果肉是那么晶莹剔透,掰一块入口,柔嫩多汁,清香酸甜,顿觉满口生津,回味无穷。
黄肉蜜柚只是这里众多水果中的一种。整个龙韵果乡项目总规划15000亩,分两期实施。一期10000亩,规划栽种高品质蜜柚6000亩;间种血橙、枇杷、李子、葡萄等高品质水果3000亩。目前,满园的柚子硕果累累,已进入采收季。
“我们将以果业为主导,有机农业生产为核心,打造集‘优质果苗良种繁育、有机种植模式、生态循环、乡村旅游’等多渠道多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创业园。”项目负责人说。
高科技是龙韵果乡生机勃勃的关键。2015年5月29日,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重庆市科委授予“龙韵果乡”项目“星创天地试点”。“星创天地”是国家层面农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具体措施,是农业版的“众创空间”。目前,全国仅9个试点单位。
星创天地项目让龙韵果乡产业园科研实力大增。目前,这里已获国家专利授权4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实用新型专利申请6件。“十三五”期间,重庆市柑桔类6个重大研究课题有2个由龙韵果乡·星创天地承接。
今年35岁的丁钰峰,去年10月,在龙韵果乡租林下空地100亩,种药材白芷。由于园区内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完备,入驻当月,种子就完成了播撒。今年9月是白芷第一次收获的时间。丁钰峰说:“今年白芷的市场价格为每50克2.6元,每亩地可收入4500元以上,总收入45万以上不成问题。”
丁钰峰只是星创天地的创业者之一。截至目前,星创天地已引进各类创业团队55个,其中入驻农业微型企业46个、互联网微企3个、其他类团队6个,涉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林下经济、果蔬种植等方面,各类创客已超过150余人。到2018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000人。
一个流金溢彩的渔场
会吸奶瓶的美人鱼、披五彩霞衣的锦鲤、穿黑色连衣裙的黑金鱼……胡华如数家珍般“秀”着宝贝:“这些鱼常常一尾就能卖成千上万元,贵的十几万、几十万一尾呢!”总占地面积1000亩的双山镇观赏鱼养殖基地,一期300多亩已建成,现有大型规范化鱼池62口,专业孵化精养鱼池200口,去年孵化鱼苗9000万尾,目前,渔场里养殖着200多个品种的锦鲤、金钱龟、热带观赏鱼等。“你看,简直就是流金溢彩的感觉啊!”胡华的话语里有掩不住的高兴。
山村里为何长出了观赏鱼?原来双山镇是典型的农业镇,森林覆盖率达到60%,没有任何工业污染。同时,这里光照充足,地块平整,非常适合观赏鱼的发展。观赏鱼养殖基地落户后,镇里还投资110万元将过去1.8公里的土公路改造成水泥公路,并向区农业部门申请项目补助,帮助基地建大棚温室,还指导组建了铜梁区锦峰观赏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观赏鱼养殖基地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现在,基地的产品除占据重庆、成都、贵州等市场外,还远销香港、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地,年销售量达到3亿尾(含鱼苗),销售额约为4000万元。
小山村建起观赏鱼养殖基地,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实惠,除流转土地的农户坐收租金外,还带动100户农民入社脱贫致富。合作社聘用的53位留守村民,每月有1500元左右的工资性收入。
除发展观赏鱼,铜梁还在西郊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广低碳高效生态循环型渔业养殖技术,提高鱼的亩产量。在巴川街道玉皇村重庆科赛农业有限公司的养鱼基地,记者看到,一口占地10多亩的鱼塘一侧,建有两个面积各为65平方米的养鱼槽。养殖槽顶部安有3个增氧泵,每个养殖槽用栅栏隔成3个养殖栏,每个养殖栏边上安有自动投料机。
“这两个养鱼槽虽然只有130个平方,但每立方米的水体可产成鱼100多公斤,5个月左右为一个生产周期。其产量比常规的养殖方法提高了3倍。我们从今年8月开始试点,效果不错,继续采用这种养殖技术,预计今年年收入将从二十万增加到五六十万。”公司负责人邓勇说。
铜梁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曾仁甫告诉记者,乌鱼、大鲵、中华鳖等名优水产品也已在铜梁落户。目前全区专业养殖面积达5万余亩,运用低碳高效生态循环型养殖技术的养殖鱼槽达34口。今年1-9月,全区水产品产量达26000吨,增长8%,产值3.19亿元,增长13.3%。
花海、果乡、鱼场,如今的铜梁特色农业发展正旺。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铜梁农业总产值达到45.3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11640元,同比增长10.6%。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龙乡铜梁正乘着创新发展的东风扬帆起航、奋蹄疾奔。
本网记者邓俐 实习生陈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