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特色小镇要打造独特的产业生态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特色小镇要打造独特的产业生态
发布日期:2016-11-12 14:40:00  浏览次数:8

日前,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研讨会在江苏南京溧水举行,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特色小镇要打造独特的产业生态

  本报记者 顾 阳

  建设特色小镇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成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带动力量,成为释放巨大需求潜力的重要改革举措,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新动能。

  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坚持创新的基本原则。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而产业特色又是其重中之重。建设特色小镇在围绕主导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圈的同时,也要在“一镇一风格”中提升吸引力和生命力

  11月4日,全国首个以PPP模式建设的特色小镇——南京空港会展小镇正式签约并落户南京溧水区,这也是继河北大厂影视小镇、香河机器人小镇、浙江嘉善人才创业小镇之后,华夏幸福开发运营的第四个特色产业小镇。

  “我们将把已有PPP模式的经验引入到特色小镇上,坚持产业精准发力、全流程推动产业发展,探索特色小镇建设的PPP模式。”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叶珺说。

  作为中国特色小镇全国性推广“元年”,今年以来,一系列有关特色小镇的重磅文件密集出台——7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印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10月14日,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发布;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等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经济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建设被认为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钥匙。”在当天举办的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研讨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表示,发展特色小镇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和有效尝试,“但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产业建镇,谨防一哄而上、‘东施效颦’”。

  “特色小镇”应科学规划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的迅速升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在遍地开花的特色小镇建设中,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新矛盾,比如有的地方认为“捡到篮子里就是菜”,把特色小镇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有的地方缺乏科学规划,为了特色而特色,带来了不必要的生态破坏等。

  “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因为特色小(城)镇正是城市体系里最基层的短板。事实上,特色小镇并不完全等同于特色小城镇。”陈亚军强调指出,要放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来理性思考、准确定位特色小(城)镇的发展问题。

  所谓特色小城镇,是指以传统行政区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而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

  作为特色小镇浙江模式的实践者之一,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管委会副主任周坚对此体会深刻。他认为,发展特色小镇不能就小镇而小镇,而是把各种创新资源创新要素整合起来,营建一个创业的生态。

  “对于特色小镇的解读,应把握好三个视角,即产业经济视角、文创旅游视角和精准治理视角。”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紫金传媒智库秘书长闵学勤表示,特色小镇强调产业导向和文化创意与人文生活相结合,而精准治理视角更多是指运营的视角,很多特色小镇的产业导向是茶叶、丝绸、竹子等传统产业,如果不进行互联网的嫁接和现代化的改造,这样的特色小镇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认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特色小镇并不是镇,而是新的治理单元,真正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化、生态区化和经济区化,形成未来的创新共同体。”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锐说。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