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村庄变社区:看建华村人如何适应新生活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村庄变社区:看建华村人如何适应新生活
发布日期:2016-11-04 09:07:00  浏览次数:13

  

  图为建华村党支部书记顾涛(右)到村民家中征询服务需求。

  编者的话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与此相伴,不仅农民群众存在转型的适应问题,传统的村庄管理方式也面临新的挑战,村干部一样面临服务转型的问题。

  在村庄转型社区、村民转型居民的过程中,各地农村基层干部因地制宜,结合村情民意,积极尝试服务村民的新策略、新办法,从制度设计层面和个人作为层面,陆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服务之道,赢得了群众口碑,提升了管理水平。今日本刊聚焦这一主题,讲述乡村转型年代一些行政村与村干部的作为故事。

  张耀西文/图

  “我没儿子,比有儿子还好,在我心里,顾涛书记就是我儿子。”10月28日,江苏省泗阳县城厢街道办事处建华村82岁村民王宝成的一席话,让笔者感到惊奇。

  原来,不久前王宝成老伴犯病,恰巧女儿不在身边,他拨通村书记顾涛的电话。在顾涛帮助下,王宝成老伴得到及时救治。王宝成求助的成功,是建华村创新“支部+联动服务”模式后村民遇难有解的一个缩影。

  入住社区催生服务

  2015年,建华村新建一处楼高五层至十二层的新型社区,先后有500余户村民入住。农民从村庄到社区、从平房到楼房、从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不仅居住环境更好了,生活质量也更高了。

  但是搬迁带来前所未有的适应难题。村民虽然入住新社区,却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习惯,有人在路上晒粮,有人在树上拉绳晒被,有人乱丢垃圾,有人农机具乱停乱放,有人在小区喧哗……

  除此之外,新型社区还给村民带来日常生活新问题,村民面临着供水、供电、供气、网络、有线电视、保洁、就医、电梯维修、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上下楼不方便等新问题。

  针对社区生活引发的一系列新变化和新需求,建华村党支部在教育引导村民转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借鉴城市小区管理经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探索实施集服务、监督、评价、反馈于一体的“支部+联动服务”模式,解决村民所需所求。

  “支部+联动服务”模式,服务是前提。顾涛告诉笔者,村党支部以楼栋为单位,组织业主推选每座单元楼的楼道长,并将选出的楼道长和物业安排的水电、保洁、电梯等服务人员照片、姓名和联系方式公布在每个楼道口,方便居民求助。同时,选出热心负责、有专业技能的党员干部成立先锋服务队,负责为村民提供水电维修、医疗卫生、物品代购、助老助残、技能培训等五类服务。

  在建华村门前的村务公开栏内,公示着“支部+联动服务”的相关信息,有王爱民、杨国华、黄志平、徐乃东、叶宗成等25名楼道长姓名、楼号和电话,有顾涛、张如林、陈宗宇、王玲等11名“爱心团队”名单,还有朱克领、顾丽平、顾学浩、于传恒、孙洋、夏琼等“党员先锋服务队”名单。

  确保村民遇难有解

  “支部+联动服务”信息公开后,引起建华村村民的高度关注。村民在欢呼雀跃之余,担心“支部+联动服务”会不会“雷声大、雨点小”?

  村民的担心是多余的。顾涛说,参加联动服务的都是村里的党员干部或威信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村民代表,每栋楼都有一名党员干部或村民代表担任楼道长,保证村民有求必应。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