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贾塘乡后塘村村民田晓坪,通过赊购母牛、集中饲养,解决了资金匮乏、无力发展的大难题;
盐池县曾记畔村的张国定,在互助资金的帮扶下,从一贫如洗,成长为养羊大户;
同心县下马关镇三山井移民村的王学兰,在自家装上了光伏发电板,每月能够拿到一笔补贴资金;
……
| |
行走西海固,一组组数据让人振奋,一个个事例让人感慨,曾经在山沟沟中看天等雨的贫困户,如今充满希望。
金融扶贫,点燃致富希望
“‘脱贫保’点燃了我继续生活的希望。”9月20日,记者走进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的贫困户周列瑞家,女主人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故事。
从西海固移民,原本希望过上好日子,结果她的丈夫今年意外溺水身亡,而家中还有年迈的公婆和一对7个月大的双胞胎儿子需要照料,周列瑞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
关键时候,保险公司送来了1.8万元保费,“孩子的奶粉钱有了,这个家暂时可以维持了,明年我还可以出门打工。”周列瑞表示一定要努力让日子好起来。
宁夏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重点区域之一,自治区9个重点扶贫县区大多是陕甘宁革命老区县,扶贫、脱贫工作任务繁重。据统计,目前宁夏15万户、58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与因残致贫两项加起来4万户,占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26.7%。
“已经脱贫又再次返贫的人口中,主要是因病、因灾、因意外造成的。经过细致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引入商业保险介入扶贫工作,兜住因病、因灾、因意外返贫的底线,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不落下一人、不落下一户的目标。”中国人寿宁夏分公司总经理刘霞说。
2015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引入商业保险,通过“保险兜底”,切实减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意外和因病返贫、致贫。“脱贫保”采取政府补助和贫困户个人自筹相结合形式购买,补助资金可从自治区下达到县的“双到”“以奖代补”或其他扶贫专项资金中列支,不需财政再单独筹措资金。目前所涉及区域“脱贫保”保金均由政府全额出资,承保人无须承担任何费用。
“扶贫保”,是宁夏金融扶贫的又一创新成果。宁夏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针对贫困地区普遍缺资金的问题,推行以互助资金、“千村信贷”为主要内容的“金扶工程”,贫困群众扶贫小额农户贷款2015年达到104亿元。
农行宁夏分行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产品,持续发挥农户小额贷款的“普惠”作用,向具备适度经营规模的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纪人和普通农户提供资金支持8.5亿元,使贫困地区60%以上的群众从中受益;
固原市原州区创新建立“一平台、一模式、一协会和一体系”金融扶贫机制,整合各项涉农资金2.5亿元注入担保公司,建立“担保资金池”,撬动银行信贷资金12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中小微企业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金融机构和财政、农业、扶贫部门大胆积极探索“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和“政府直补资金+农户”“政府风险补偿金+自然人”等多种金融组合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群众创造融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