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农网改造“点亮”贫困山区希望之灯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农网改造“点亮”贫困山区希望之灯
发布日期:2016-09-21 13:43:00  浏览次数:12

农网改造“点亮”贫困山区希望之灯——国家级贫困县青海大通县采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张大川

  秋高气爽,在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花海”景区里,薰衣草、美国紫苑、法国菊等30余种花草娇艳盛开。

  望着络绎不绝的游客,边麻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脸上挂满了笑容:“自今年7月营业以来,客流量平均每天在2000人左右,目前已有100余万元的盈利。”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大通,截至2015年底尚有116个贫困村,贫困人口31897人。李培东说,边麻沟村有28人就在贫困人口之列,但有望在今年依托旅游实现全部脱贫。

  然而去年5月之前,李培东还在为村民集资建设花海景区的施工用电犯愁。农村供电距离较长,配变容量不足,线路陈旧老化,电压普遍偏低,村民家里的电灯忽明忽暗,家用电器难以正常使用,更别提花海景区的施工和打井灌溉用电了。

  为解决燃眉之急,当地电力部门通过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让边麻沟村从“用上电”变成“用好电”。施工队伍架高了电线杆,增加了变压器容量,线路变粗且绝缘化,载流量加大,供电更加可靠。

  “线路改造后,生活和生产用电难题都解决了,电灶、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都能正常使用,花海景区的施工建设和打井灌溉用电也得到了保障。”李培东说。

  “边麻沟花海从去年5月施工开始,每月需要用4000度电,若没有电力保障,景区哪会有今天?”李培东告诉记者,全村共612人,绝大多数都在景区工作。

  大通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蔬菜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邢成德告诉记者,边麻沟村是全县电力扶贫的一个缩影。大通县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千亩黄瓜生产基地等也切实感受到了电网改造后带来的变化,机械化流水线的生产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家庭式作坊,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大通县驿卡村党支部书记党德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一户家庭一个月做饭需要100公斤煤,一年就是1200公斤煤,再加上冬季取暖需要900公斤煤,一年下来就需要2100公斤(2.1吨)煤,一个村100户人家需要210吨煤。”

  “这些散煤在燃烧过程中,将会造成大气污染,不利于生态保护。”国家电网西宁供电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换成用电,并不增加成本支出,且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的优势,对于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很有意义。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大通县农网改造升级已完成投资6亿多元。“十三五”期间,全县农网改造计划投资7.89亿元,将为全县贫困村脱贫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