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农厕入室,“冬天再也不遭罪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农厕入室,“冬天再也不遭罪喽”
发布日期:2016-09-20 17:24:00  浏览次数:12

  新华社哈尔滨9月19日电(记者李建平)金秋9月,我国最北省份黑龙江的天气已透出丝丝凉意。75岁的刘兴华坐在家里热乎的土炕上,悠闲地抽着旱烟。他对于自家刚改建的厕所非常满意。“今年冬天上厕所再不用遭罪喽。”他说。

  刘兴华是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新义村农民。像多数农户一样,他家厕所原来在室外,夏天臭烘烘,苍蝇乱嗡嗡,雨天污水四溢,冬天上厕所冻屁股,老人、小孩还容易摔跟头。而当地进行的农厕入室改造工程,将室外厕所搬进室内,改变了这种状况。

  “如厕难、洗澡难、排污难”是千百年来影响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的“顽疾”。如今,许多农村富裕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厕所这个短板却始终没有补上。“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仍是一些农村厕所的写照。

  而在东北率先掀起农村“厕所革命”的鸡西市梨树区碱场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房前屋后难觅破旧简陋的厕所,取而代之的是拥有淋浴头、抽水马桶、洗脸盆的室内卫生间。

  碱场村村民高坤说,他家有5口人,以前洗澡需乘车到5公里外的浴池,洗一次澡得小半天,麻烦不说还挺贵。现在好了,不出家门,想啥时候洗澡都行。

  作为东北“煤城”,鸡西市近年来积极探索农厕入室改造工作,因村制宜、因户制宜,本着农民自愿、自选原则,形成多种方式农厕改建模式。目前全市有100多个村4600多户农家开展了试点。

  农厕改造也让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鸡西虎林市东兴村村委会主任张忠德介绍,农村没污水处理设施,经常粪便露天堆,污水到处流。农厕改造后农户家的污水和粪便直接流到自家院里集污井,半年抽一回当肥料,村容村貌整洁了,东兴村也成为当地生态文明村。

  记者在鸡西市采访了解到,当地农厕改造工程主要由室外太阳能热水器、室内组合式卫生间、地下污水粪便处理池三部分组成。

  “太阳能热水器由政府协调经销商,农民自主选择购买;室内卫生间由农民根据房屋结构,购买淋浴箱或自行砌筑;地下污水收集部分,农民可选择玻璃钢防渗积污井也可以自行砌筑。”鸡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顾守晓解释。

  为减轻农民负担,鸡西市按照政府支持、农民自筹、银行贷款、农民出工等方式,缓解了农民厕改资金压力。计划3年全市中心村厕所入室改造普及率达80%,新建房屋室内厕所入户率100%。

  与城市为发展旅游业开展“厕所革命”稍有不同,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民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联系更紧密,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水与环境卫生项目主任杨振波等专家认为,中国农村的肠道和妇科疾病高发与中国农村没有较好条件的卫生间有关系,“厕所革命”可以改善这一状况。

  据鸡西市发改委测算,农厕改造可以拉动太阳能、塑料等20多个产业发展;可以将农村生活污水、粪便收集处理后作为农家肥改良土壤,促进绿色农业;还可节约土地资源。

  “少数农民觉得把厕所搬到屋里不卫生,还有人不习惯用马桶。”鸡西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加强引导农民转变习俗也是推广农厕改革的关键。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