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直波村 这里有,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碉楼村寨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新农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直波村 这里有,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碉楼村寨
发布日期:2016-09-09 09:37:51  浏览次数:22


  

跟着我的脚步| 会着迷

  

  马尔康县直波村,有一座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43米高的八角碉楼,半个多世纪来,已经倾斜2.3米,经历3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碉楼外呈八角形,由下往上成锥体形状,由石块和黄泥砌筑而成,整体高43米。

  

  在距离马尔康县城15公里的松岗镇,有个松岗碉群,共有4座碉楼,分别位于梭磨河两岸。其中,两个碉楼位于直波村,被称为直波碉楼。站在公路边,可以明显看到山脚处的碉楼往山体方向倾斜。

  碉楼外呈八角形,由下往上成锥体形状,由石块和黄泥砌筑而成,整体高43米。碉楼内部分13层,每层以小圆木铺垫,人以木梯上下,底层全封闭,二层处设门出入,三、四层以上设藏式斗窗,供采光、瞭望。周边住满了直波村的村民。

  

  直波碉楼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300多年,主要是战时用来通信和防御。“这是目前官方认定的最早修建年限。”

  

  

  

  

  

  

  直波碉楼先后经历了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还有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杨昕说,2008年地震后,他们勘查发现直波八角碉楼连一块石块都没有掉落,完好无损。但对面的松岗碉楼部分发生了垮塌。

  

  

  

  直波碉群位于松岗乡直波村境内,共2座,依山势南北分布。南碉在村内、北碉在村北山脊上,两碉相距50米。其外型均呈八角形,内呈圆形,整体由下往上渐内收成锥体形。材料由石块和泥砌墙,内用木质楼梯上下,南碉内径8米,外部每角两侧边长2.05米,墙厚0.95米;碉高29米,共7层。

  

  

  

  当年乾隆皇帝攻打大小金川时,就因无法攻破这种碉楼而龙颜大怒,后来就征集四土地区的土人到北京专修这种碉楼,以供八旗兵演练攻防,最后在四土司帮助下,讨平了大小金川之乱。现北京市香山还保留着仿制的碉楼。

  如今,狼烟散尽,碉楼依旧。数百年后,仍巍然屹立。站在它的脚下能感受到历史的凝重、沙场的血腥,更有那坚而不可摧的神奇。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