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扶贫要解决好“人的短缺”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扶贫要解决好“人的短缺”
发布日期:2016-08-26 07:57:00  浏览次数:16

  刘鑫焱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人在整个系统中是关键性甚至决定性因素。人的短缺,有可能成为结构性短板中最难突破的阻碍

  到某地采访精准扶贫情况,当地定点扶贫干部讲了一段经历:讨论扶贫路子时,有人提议免费给村民提供一批羊,搞养殖脱贫。当地村干部却拒绝了:“我们这里能干活的村民,最年轻的都六十往上了,年老体弱,羊放在山上,追不回来。靠养羊脱贫?还是算了吧。”

  我们说,当前的脱贫攻坚,面对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不仅是指这一群体陷入贫穷的深度,还意味着走出贫困的难度是全方位的。没有致富的资源、路子是一方面,帮扶力量进入以后,恐怕还缺能干事、干活的“人”。原因很简单,有本事的人早闯出去了,有知识的人也通过上大学离开了,有把子力气的青壮年劳力也进城打工了,留在农村的以老人、小孩、病残人士居多。这个短板,在贫困地区更普遍也更突出。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人在整个系统中是关键性甚至决定性因素。人的短缺,有可能成为结构性短板中最难突破的阻碍。笔者曾经到黄河沿线贫困地区采访,这些农村多以种植核桃、红枣为主,是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受制于果树品种落后,果实质量较差,不受市场待见,出现大规模滞销,农民增收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些果树急需品种改良、嫁接改造,却因缺懂技术的人、缺学技术的人、缺会技术的人,迟迟无法进行有效的品种改良,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贫困地区的发展,尤其需要开拓能力强的人。无论发展扶贫产业、现代特色农业,还是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贫困地区都需要大批的懂市场、善经营,懂技术、有专长的人去干活、做事,带动农民增收脱贫。输入的人才是否对路,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其脱贫攻坚进度、脱贫能否稳定的关键性因素。

  如何破解这个瓶颈?首先,要吸引真正有志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人来,让其分享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红利。一些贫困乡镇利用政策支持和特有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瞄准返乡青壮年、创业公司等目标群体做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最亲不过故乡人。脱贫攻坚还是要为贫困地区培养“自己”的人才。一方面,充分用好政策性优惠、奖励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农村去、扎根农村。同时,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对贫困地区的农村群众进行培训,补充急需、实用的本地人才。

  消除贫困是长远大计,最忌急功近利。短期看,贫困地区最缺的是领路人尤其是产业型人才,而从长远看,技术、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缺陷,是更深层的制约因素。无论是引进还是培养人才,都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致力于提升贫困地区整体的发展能力。

  以往,农村扶贫多以给钱、给产业、上项目为主,有时却因“缺人”无法有效实施,难以发挥应有效用,甚至成了摆设、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寒了群众的心。而以务实的态度把“人”的短板补好,可能会成为推动扶贫工作的支点,产生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作者为本报山西分社记者)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