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广西五年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00万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广西五年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00万
发布日期:2016-08-13 09:58:00  浏览次数:3

  政策支持 机制创新 产业支撑

  广西 五年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00万(打好脱贫攻坚战)

  本报记者 刘华新 赵 鹏 刘 波 庞革平 谢振华

  广西田阳县有个尚兴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老支书莫文珍的带领下,用10年时间陆续把全村220户1300多人,从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大山深处整体搬迁到右江河谷,在荒地上种植芒果,发展副业,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移民新村。

  “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群众斩断穷根的有效途径。”自治区主席陈武说。搬出来、富起来,是广西脱贫攻坚的可行之路,但五年搬迁100万人口,涉及13个市79个县,也是其中“最硬的骨头”。去年10月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连续召开4次脱贫攻坚专题会议,各级各地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打酱油的钱,也可以买醋”

  从县城开车十几分钟,一大片被称之为“生态民族新城”的首期40栋公寓楼,齐刷刷地“支起”了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新城区的框架。3年前,一得知这个“民族新城”项目,来自下河村考下屯的苏兴锦就向亲戚借了些钱,加上政府补贴的9.6万元,买下了这套房子。首期的“民族新城”售价为每平方米1380元,县政府每平方米补贴400元,实际售价为每平方米980元。

  怎么会有两种补贴呢?这还得从大化县的历史说起。因为要开发红水河电能,1988年大化县成立,全区最早的扶贫搬迁也从这里开始。随着3座水电站的建成,2012年大化在全区率先启动“城镇化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试点,新城项目由此而生。

  新城项目规划总面积3158亩,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计划安置1.5万户6万人。2013年和2014年两次被列为全区性重大项目,但总是没动静。为何?没钱、没地。

  “其实也不是没钱、没地,只是不能用、不给批。”大化县常务副县长黄碧海解释道。先说用钱:按照现行制度,县域发展多依靠向上申报各种项目而获得资金支持;但为确保专款专用,这些随着项目下来的钱,不能随便跨项目、跨区域使用。再说用地:因为要调整规划,就得逐级上报审批,“我们算过,这个项目即使所有条件都具备,正常程序走下来也要215天。”

  散落于各个项目的钱,要提高使用效益,就要整合;正常程序下反反复复审批,要提高程序效率,就要简化,但这都不是一个县能解决的。

  创新,就是在无路中找路;改革,总要在担当中突破。2014年2月,挂点新城项目的自治区领导在多次考察后作出批示:“打酱油的钱,也可以买醋。”10年前从福建来广西投资房地产的蔡旭荣,对这句话的印象尤其深刻。

  观念更新了,政策也到位了。2015年,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达到广西。广西将此细化为根据全区不同区域,分别给予易地扶贫搬迁户每人1.9万元、2.1万元、2.4万元的补贴。县里所有建设项目的“酱油钱”,可以用来买扶贫搬迁这瓶“醋”,“民族新城”项目终于靠改革闯出了新路。

  2016年7月,自治区政府出台80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资金范围为国家级20类、自治区22类。通过整合,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与此同时,广西还组建了广西农投集团作为省级投融资主体,有易地搬迁任务的79个县也都成立了各自的项目公司。“不仅能买醋,希望还能再买米。”大化县委书记杨龙文期待更多……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