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2016年长江流域棉区灾后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2016年长江流域棉区灾后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16-08-05 09:06:00  浏览次数:17

  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

  今年7月长江流域棉区气候异常,对棉花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当前长江流域棉区正处于盛花盛铃阶段,为加强棉花生产灾后管理指导,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各地应结合当地气候变化、种植方式和长势长相等不同特点,切实抓紧抓好灾后棉田培管,力争减轻灾害损失,迟发增桃夺取高产。

  一、及时排涝抗旱

  受渍涝棉田,要开好“三沟”(围沟、横沟、厢沟),排涝降渍。遭受高温少雨棉田,要做好抗旱救灾准备,防止高温热害和干旱:一是提前蓄水,增强棉田灌溉能力,保证及时有效的抗旱水源;二是棉花叶片出现萎蔫时,应及时抽水灌溉。下午6-7点,棉叶卷曲不能恢复的棉田,可在太阳下山后进行沟灌或串灌,防止温差过大,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灌溉时以水不上厢为宜;三是灌水最好结合追肥,每亩撒施尿素5-7.5千克,增强棉花应对“蒸烤”的能力,通过灾伤肥补,降低损失程度。

  二、防止脱落早衰

  棉花在前期遭受多雨、高温胁迫后生长虚弱,后期容易落花落铃,病虫害加重,易发生早衰现象。为防止脱落早衰,一要施好盖顶肥,在施用花铃肥的基础上,一般在打顶前后,每亩施尿素5千克;二要喷施叶面肥,用5%的尿素溶液,选晴天早晚,隔一周喷一次,喷3-4次;三要及时整枝除赘,对营养过旺的棉田,去除空枝、赘芽,改善透光通风条件,减少烂花烂铃,减轻黄萎病二次暴发流行引起的早衰,降低落花落铃,促进棉铃发育。

  三、加强病虫防治

  迟发棉田利于棉盲蝽发生,干旱会加重棉铃虫、红蜘蛛、烟粉虱和斜纹夜蛾的发生。应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到田间查看,密切关注病虫发生发展动态,达到防治标准时要及时用药,减轻危害。棉盲蝽防治可采用硫丹或毒死蜱适时喷防;棉铃虫、斜纹夜蛾可采用菊酯类、有机磷类及混合等农药防治;红蜘蛛可采用螨剂防治;烟粉虱可采用吡虫啉、阿维菌素、扑虱灵等药剂防治。同时,立秋后如遇连阴雨天气,要注意做好枯、黄萎病的防治。

  四、适时化控打顶

  化控应根据天气、长势、施肥量决定缩节胺的用量和使用时间。对水肥条件较好、长势较旺的棉花,以控为主,先化控后追肥;对长势正常的棉花,以稳为主,边追肥边化控;对受灾棉花和生育进程明显偏晚的棉花要以促为主,上喷下追。一般在盛花至盛铃期,每亩用缩节胺2-2.5克,按产品说明书兑水喷施,打顶后3-4 克/亩。出现旱情的地块,应轻控或不控。受灾害影响的棉花,叶面应喷施促进型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或尿素以促进生长。正常长势的棉田打顶一般在立秋前完成;受灾较重,发育迟缓的棉田,为充分利用灾后秋季光热资源,增加秋桃产量,可适当推迟8-10天再打顶,以增加果枝层数和果节数。同时,结合打顶,整理空枝、去除老叶,防止群体过大导致阴蔽烂桃。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