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富贵陵阳的传奇村庄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新农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富贵陵阳的传奇村庄
发布日期:2016-08-02 12:30:30  浏览次数:26

无数的人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似乎所有的人,对每一趟旅途的目的地,又有着极致的追求,天堂,仙境,桃源,原生态……但在青阳,有一座村庄以她自己的美绽放开来,夏日尚未如火如荼的时候,走进大戏传奇南阳村。

  南阳村是由原南阳村、日新村、考塘村合并的新南阳村,地处九华山南麓,陵阳镇西南部,东接石台龙田村,南连石台高路亭村中龙山林场,西衔国营南阳林场,北邻三河村、清泉两村,占地面积16.77平方公里,14个村民小组,657户,2062人,耕地面积3143亩。其中水田2643亩,桑园面积500亩,山场面积18320亩。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省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池州首届文明村、法制宣传先进村,2010年池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村称号。

  

  图为南阳村考塘新村

  

  (图为南阳村一隅

  走进南阳,第一缕思绪必定是落在了观音桥,必定提起谢晋导演的一部电影《天云山传奇》。1980年4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天云山传奇》摄制组住进了南阳唯一的一家旅社,开始电影的拍摄。美工们在老南阳公社前小河边,沿河搭建供销社门市,拍摄镜头男一号罗群背着一捆棉布包,一步一步艰难地走上台阶,走向供销社的大门,供销社工作人员从门里走出来,耳朵上架着圆珠笔,下台阶到马车旁验货。

  摄制组在三溪口、文昌阁等多处拍摄了镜头,80年代初,电影对人们来说是极具神秘感的,当群众演员更是激动不已的了。《天云山传奇》在拍摄时组织了不少群众演员参加了拍摄,南阳公社书记,南阳小学的学生等都当过群众演员,都引以为荣,如今回忆起来依然骄傲地夸口:“我当过《天云山传奇》的演员。”岁月如梭,世事沧桑。导演谢晋已经作古,《天云山传奇》却成为了南阳最传奇光辉的回忆。当年沿河搭建供销社门市的河岸,如今已修建成村里的文化大舞台,配套健身设施,供村民们健身娱乐。每到傍晚时分,广场舞神曲响起,大家载歌载舞,成为新时代下南阳村的一道靓丽风景。

  

  图为观音桥

  

  图为南阳村文化广场

  

  图为小朋友在文化广场打乒乓球

  

  图为村民在文化广场娱乐锻炼

  行走在村中,民宅楼房交相辉映之下,一条条干净笔直的水泥路,无论是徒步还是行车,都有一种随心所欲的酣畅感。据杨万卉支书介绍,以前南阳村的村庄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进出不方便,也存在安全隐患。在村面貌改造提升过程中,村两委将道路硬化作为重中之重,通过争取上级“一事一议”帮扶资金、村民投工投劳、村支部筹资等方式,上下齐心协力,筹集近100万元,实现村内主、辅路全部硬化。

  站在笔直的水泥路上,远望青山环抱,苍翠葱郁,近处一野稻田,长势正旺,仿佛置身一片绿色的海洋。如果说《天云山传奇》留给南阳村是文化艺术传奇,那么水稻产业,带给南阳村就是绿色生态传奇。

  

  图为南阳村一隅

  

  图为南阳村一隅

  村中两千六百多亩的水田,处于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生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南阳村充分利用了生态这一优势,采用绿色无公害的方式种植水稻。在种植过程中,采用施农家肥、引山泉水、用杀虫灯,2006年南阳村成立无公害粮食生产合作社,统一管理,逐步形成了良种化、专业化、规范化生产模式和“产、加、销”一体化产业格局。

  无公害水稻种植,虽然产量不如一般水稻,但是米的质量上去了。南阳村无公害水稻年产量二百万余斤,由南阳米业收购加工。南阳米业公司负责人鲍光泉告诉我们:“收购上来的稻谷,要先送到省农产品化验中心化验,均不含农药残留,不含重金属矿物质,在生态品质上严格把关。”如今南阳米业公司已注册“神龙谷”牌、“皖南香丝”牌商标,并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公司生产的大米被定为军供大米。

  

  图为南阳米厂厂房一隅

  

  图为南阳米厂被定为青阳县军供粮定点加工厂

  

  图为南阳村无公害粮食产销合作社农民培训班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南阳村加大投入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14年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南阳村引来外商卜铜生,投资建立了香榧种植基地200亩,在青阳这样大规模种植香榧尚属首次。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果树,全身都是宝,

  是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为一体的多用途优良经济树种。香榧种植基地的建立,对于南阳村的环境、经济都具有积极作用。

  漫步南阳村中,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属于南阳独有的传奇特色。在墩下组,一棵六百多年的皂荚古树,一树葱绿,巍然挺立。抬头仰望,阳光从叶与叶之间的缝隙中,星星点点地洒下,仿佛看见流淌的水声旁,村民用皂荚洗衣服的忙碌身影。在何家组,一栋一百多年的民居古宅,灰白斑驳的墙壁上,爬满岁月的沧桑,屋中现居主人的生活起居,依旧其乐融融。

  

  图为南阳村杨万卉支书在香榧种植基地

  

  图为古树皂荚

  

  图为古树皂荚

  世间有无数的美,在南阳村的每一次遇见,不那么惊心动魄,却是那么久久难忘。来过,在南阳,站在观音桥上,轻轻一回眸,不用吟诗,便已小桥流水人家。

  

  图为老南阳乡政府

  

  图为南阳村一隅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