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守卫“舌尖安全”监管必须前置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守卫“舌尖安全”监管必须前置
发布日期:2016-07-25 19:38:00  浏览次数:18

  新华社记者宋晓东

  日前,辽宁营口警方破获系列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查获6000多公斤含工业明胶的黑心食品,端掉7个黑窝点。警方调查发现,吉林通化一窝点将数百吨工业明胶充作食用明胶销至8省制成食品。几天前,银川警方也捣毁了一个利用工业明胶加工皮冻的黑作坊。此前浙江也曾查获使用工业明胶、甲醛制作的超万吨“毒鸭血”。

  从苏丹红到三聚氰氨,从吊白块到工业明胶,近年来工业原料流入食品加工领域被制成黑心食品的案件不断被查处。但遗憾的是这种事后的“灭火”力度有限,被查缴的黑心食品往往只是少数,更多的已经被销往各地,甚至已经端上了人们的餐桌。类似案件一经公布,消费者感受到的不是吃下一颗“定心丸”的安心,而是吞下一只苍蝇的恶心。

  事后“灭火”总不及事前防患,守卫“舌尖安全”监管必须前置。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事后惩处机制下,一次次通过案件查处来修补制度,只不过是在老百姓不断被伤害中寻得些许进步,这无疑令人心痛。末端治理、事后查处对维护食品安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往往堵得了溃口却防不住行业的沦陷失守,无法从根本上让老百姓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问题暴露的不仅仅是不法商贩的失德和监管体系的滞后,更深层问题是现行食品安全管理标准过低。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前置监督必须标准先行,把篱笆扎得更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食品生产、加工、制作等各环节安全标准,为企业划定红线,为事前监督提供依据。

  要实现源头治理必须让监管部门的手伸得更长些,改“坐堂”式监管为动态监督,把监管前移到食品加工一线和原材料市场中。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联动,加强对可能流入食品加工领域的工业原料的监控,完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实现工业原料和食品原料的物理隔离。

  此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拳头要再硬些,不仅要对重大食品安全案件加大依法惩处力度,还要强化对监管部门的督查问责力度。在让百姓吃得安心这件事上,容不得半点马虎。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