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安徽蚌埠:这里的农民为啥不烧秸秆了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安徽蚌埠:这里的农民为啥不烧秸秆了
发布日期:2016-07-18 09:28:00  浏览次数:13

  安徽蚌埠今夏九成秸秆实现综合化利用

  这里的农民为啥不烧秸秆了(美丽中国·调查)

  本报记者 孙 振

  图为禹会区马城镇孝仪村,小麦秸秆打捆后装车。刘 晨摄

  核心阅读

  每年麦收季节,秸秆焚烧在许多地方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谁都知道秸秆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可还是走不出“年年喊禁烧,年年还要严防死守”的怪圈。今年夏天,安徽蚌埠抓住秸秆综合化利用这个关键问题,采取多项措施,化解了秸秆回收利用中长期存在的矛盾,九成秸秆实现综合化利用。

  金浪滚,麦穗黄。以往麦收时节,除了有丰收的喜悦,也少不了秸秆焚烧的苦恼,不少干部驻田间、睡地头,严防死守,仍保不住哪里会随时点起一把火。

  然而,近日,安徽蚌埠淮上区沫河口村村民代表何后辉告诉记者,“今年包管的片区没冒一股烟,之前交的保证金算是保住了,还能再得点奖励。”今夏,安徽蚌埠无一处着火点,91.1%的秸秆实现综合化利用。一方面强力禁烧、严格监管,一方面推进综合化利用,疏通变秸秆为“真金”的渠道,秸秆焚烧的老大难问题正逐步化解。

  秸秆焚烧不能一禁了之,疏通出路,农民和收购经纪人双得利

  为了严防秸秆焚烧,蚌埠市将每个村子分成不同片区,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党员组成巡查队,两人一组24小时值守。何后辉是巡查队的一员,他每天要对所包片区全面巡查,对田头路边堆放的秸秆及时清运,宣传推介粉碎还田、深耕深种等技术,还要落实相应防火措施,加强对临时堆放点、打捆点的安全监管。

  “每名村、镇及县区干部都交了相应额度保证金,签订了承诺书,并且一级一级分管负责。”何后辉介绍,“实行奖优罚劣,一旦出现着火点,就要全额扣除保证金,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监管责任,年终考核时‘一票否决’。”

  “秸秆焚烧不能一禁了之,更主要的是要疏通出路,扩大秸秆的综合利用渠道。”蚌埠市农委副主任李勇说。

  沫河口村村民周广堂便感受到了不烧秸秆的好处。“以前,堆放的秸秆自己烧,费时费力不说,有时田地一旁的农房也被烧毁,发生过不少事故。”周广堂说。如今,村头开阔地,一块块打捆后的秸秆堆积如山,秸秆收购经纪人从这里把秸秆拉走,送往发电厂、养牛场等地;田间地头,粉碎后的麦茬混合在松软的土壤内,散发出阵阵麦香。周广堂告诉记者,“粉碎机、打捆机迅速推进,不耽误下茬作物耕种,同时粉碎后的秸秆化入土地,打捆后的秸秆循环利用,生态环保的作用明显。”

  另一方面,在乡间忙着收购的经纪人,也能得到不少实惠。例如,蚌埠淮上区三铺村皖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永川每年都收购大量秸秆,他有本明白账:一亩地秸秆能获20元政府补助,按4—5亩地生成一吨秸秆,那么收购一吨秸秆能获得80—100元的补助,再加上每吨280元销往电厂的价格,平均一吨秸秆收购能有360—380元收入。“合作社购买了十几套秸秆粉碎机等农机器械,国家、省市县各项补贴加在一起,能达到购买花销的40%。”赵永川介绍,除去购买设备、储存、人力等成本投入,每吨秸秆收购的纯利润也能有100—150元。

  据悉,蚌埠市今夏产生小麦秸秆169万吨,其中还田利用87万吨,半量还田利用14万吨,还田利用率59.8%;离田利用53万吨,其中20万吨用于发电,14万吨用于生产饲料,6万吨用于制作基料,4万吨堆肥,9万吨用于制作燃料,利用率达31.4%。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