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为新乡贤叫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为新乡贤叫好
发布日期:2016-07-07 09:33:00  浏览次数:8

  在湖南省安仁县金紫仙镇豪山村,有一座“豪山图书馆”。图书馆所在院宅是200多年前由本村段氏兄弟捐建的“文阁书院”。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用作小学、医院、供销社等单位的办公场所。1985年,当时的豪山村小学教师段祖惕联合退休教师段纯等八位豪山乡贤,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募捐书籍并修缮院宅,创办了豪山图书馆。成立之初,八位图书馆创始人轮流义务值班,每人在图书馆上班一周,被豪山村民们誉为“豪山八贤”。如今,豪山图书馆藏书已达5.3万册,来图书馆借书看书成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村里每年都有人考上重点大学。

  豪山图书馆能有今天,关键因素就是几位乡村贤达的坚守与奉献。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乡贤热爱桑梓、热心公益、化育风俗的优秀传统。在今天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作用需要引起重视。

  这些年不断下乡采访,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开展不易,主要原因就两个,一是缺钱,二是缺人。缺钱的问题随着近年国家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而大为缓解,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已遍布全国乡村。但缺人的问题一直令人困扰。由于缺少专人管理,许多公共文化设施不能定期开放,使用率不高。但配置专人就需要解决经费和编制,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引入民间力量,发挥乡土文化能人、威望较高的贤德人士等新乡贤的作用就很有必要了。

  2015年我到陕西调研,汉阴县的两所农家书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日常管理井井有条,图书借阅率也很高。一问才知道,两位管理员一位是退休县长,一位是退休教师。两位老人在当地都算名人,乡亲们对其充满敬意。毫无疑问,他们就是新乡贤。与诸事缠身的村干部相比,两位老人可以专职专心;与一般村民相比,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会管理。而且,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知社情民意,最懂农民的需求,哪些书哪些服务受欢迎,门儿清。因此,他们负责的书屋运营情况就优于由村干部兼任管理员和普通村民任管理员的书屋。吸纳新乡贤加入乡村文化建设,既解决了公共文化设施缺乏专人管理的问题,又满足了他们发挥余热、造福乡亲的愿望,一举两得,堪称大善。更重要的是,新乡贤是百姓身边的榜样,他们的善行义举对后辈有深远影响,耳濡目染、见贤思齐,乡村的社会风气会在潜移默化中趋向美好。特别是面对当前一些农村地区出现的青壮年流失、文化断裂、空心化等趋势,吸纳新乡贤加入乡村治理,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历史上,乡绅阶层的存在使中国传统社会具备了其他国家罕见的流动性和弹性,是中国历代保持长期稳定、文脉生生不息的关键性因素。虽然今天中国的社会结构已不同于传统社会,那种带有宗族色彩的传统士绅已消失于历史深处,但造福桑梓、急公好义、敦化风俗的乡贤文化并未过时,新乡贤们的嘉言懿行仍可垂范乡里、涵育文明。新乡贤的涌现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可以与现代社会实现创新性融合的。让我们为新乡贤叫好,也期待更多人加入新乡贤的队伍。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