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夏菜集中上市
如何避开滞销卖难
——青海省多措并举推进高原夏菜产业发展
阅读提示:伏期将近,由于高温下蔬菜生长缓慢,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高原夏菜将成为供应消费者菜篮子的主力军。前不久,在甘肃榆中出现了高原夏菜集中上市滞销的情况。作为优势产区菜农的致富菜,高原夏菜唯有算好上市期,打好品种牌,方能找准市场定位。请看本报记者从青海高原夏菜产区发回的报道——
本报记者郜晋亮
每到夏季,当南方大部分地区的蔬菜生产开始进入淡季时,我国气候冷凉地区则进入了夏季蔬菜生产旺季,如云贵高原、甘肃、青海等地,这些地区产出的高原夏菜大量供应着全国蔬菜市场。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也偶有滞销的现象,一旦出现滞销,损失最大的就是农民。
如何让高原夏菜避开“滞销峰”,真正搭建农民的“致富桥”。日前,记者专门走访了青海省蔬菜行业主管部门,一探该地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做法。
试点蔬菜保险兜底农民损失
近年来,青海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布局,做活政策,充分利用地处高原,冷凉气候的相对优势,大力发展高原夏菜。2014年4月,为加快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青海省专门建立了露地蔬菜种植补贴机制,每年补贴面积不低于30万亩,常年露地蔬菜每亩每年补助200元,复种露地蔬菜每亩每年补贴100元。
青海省农牧厅经济作物处处长毛建梅说:“我们讲的露地蔬菜指的就是夏菜,建立露地蔬菜补贴制度,其核心就是要提高农民种菜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收益。同时,通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带动作用,促进露地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营销,提升蔬菜生产和供给水平。”
不过,毛建梅也表示,目前正在对露地蔬菜种植补贴机制进行探索,选择了西宁市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首批试点政策性蔬菜价格指数保险。
据了解,2015年财政资金投入169.54万元,对西宁市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种植的胡萝卜、甘蓝、大白菜3个露地蔬菜品种投保面积9548.7亩,其中4190.9亩蔬菜获得理赔,理赔总额为271.27万元,有效地减少农户因菜价过低造成的经济损失。
做大基地规模严控舌尖安全
目前,青海省全省蔬菜面积种植已达到70万亩,其中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50万亩,年调出蔬菜50万吨。毛建梅认为,要做大做强高原夏菜,没有量的保证肯定不行,因此加强露地蔬菜基地建设,做大规模是我们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青海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统筹规划,调整农区种植结构,建立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具有区域特色的集中连片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同时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有实力、带动能力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推进规模化生产。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舌尖上的安全”。青海高原夏菜在做足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蔬菜的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