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别总用眼前利益“算计”古村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别总用眼前利益“算计”古村落
发布日期:2016-06-30 09:21:00  浏览次数:6

  李思辉

  据媒体报道,日前浙江开始全面推进古村落“再生”,不仅着力保护独特的老建筑、老街道,而且试图把做乌米饭、弹棉花、棕绷床等传统艺人请回来,避免古村落成为空壳。

  古村落是历史文化的承载,是乡情乡愁的寄托。保护古村落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可真正做起来,却常常不尽如人意。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古村落面临两种境遇: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村落,无力修缮那些历经风霜的老宅,只能任其倒塌;交通便利的村落,被人圈起来当作旅游开发的摇钱树,遭受“开发性破坏”,大量古村落正在消失。

  不能变现的就弃之如敝屣,能变现的就一拥而上地盲目“开发”,搞“仿古建筑,小吃一条街”式的疯狂“造街”,使古村落因过度开发失去本真,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看似不同的方式,其内在逻辑思路是一致的:用“经济”眼光打量古村落,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保护”。

  古村落最重要的属性是文化属性,短期内也许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但从长远看,却可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瑰宝。乌镇、西塘、七宝、朱家角等就是如此。可以预见,通过切实有效的保护,未来,当城镇化的尘埃落定,江浙之地可能又将成为古村落文化璀璨的高地。而那些仍沉迷于大拆大建、陶醉于眼前利益的地方,放着自身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去珍惜,放着珍贵的古村落不去保护,等到幡然醒悟,定是悔之晚矣。

  如果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有地理、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那么文化保护上的参差不齐主要在于重视程度不够。改变各地古村落保护、发展的不均衡状况,需要国家层面的协调推动,更需要各地转变发展思路。毕竟,重点保护一批古村落,对于一个省份、一个地区而言,在财力上压力不大。

  自2012年以来,浙江累计开展上千处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修复古建筑1万余幢、古道212公里。见贤思齐,别总是用眼前利益“算计”古村落,不要让历史与现实的沟通断层,不要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期许落空,不要让后人生发“何处再寻古村落”的悲叹。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