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新型城镇化 在他们的眼中是啥样?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新型城镇化 在他们的眼中是啥样?
发布日期:2016-06-24 14:07:00  浏览次数:3

  

  一名乡村女健身爱好者从新型城镇化建设标语前经过。余生亮 摄

  □本报记者 张立峰

  在绝大部分农民工的眼中,背井离乡,奔赴大城市打工是确保收入的重要途径。和大城市相比,小城镇似乎缺乏吸引力,但实际上,小城镇带动农村、连接城市,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

  近3年来,四川大力实施“百镇建设行动”,每年遴选100个小城镇重点培育。那么在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该如何发展才能吸引农民留在家门口就业?在农民工心中,留在小城镇又有哪些担忧?近段时间,记者深入一线调查,透过不同人群的不同视角,了解我省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机遇和思路。

  A

  农民工眼中的城镇化

  个案点击

  “小镇发展还是太慢,短期不打算返乡”

  再有一个星期,2016年的一半就过去了。家住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的蒲映泉又一次拿起了手机,给身在东莞打工的儿子蒲龙打电话:“国庆回来得到不?”“国庆太忙了,估计莫法,元旦我争取嘛。”电话那头,正在加班的蒲龙匆忙回答后,便挂断了电话。2011年大学毕业后,学习外贸专业的蒲龙来到了广东东莞市的一家塑料袋贸易公司工作。一干就是五年的他,从未想过回南充老家。

  “从生下来到初中毕业,我人生的前15年都是在镇上度过的。高中三年到了高坪区,但还是没走出南充市。”在蒲龙看来,小城镇冷清的街道、老旧的房屋、稀少的人口是他对家乡的全部印象。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到大城市发展,这是蒲映泉从小给蒲龙灌输的观念。努力读书,考出小镇,则是蒲映泉给蒲龙制定的终极目标。

  时光飞逝,如今蒲龙早已习惯了沿海城市的生活。吃惯了清淡饮食的他,现在连一点辣味都沾不了了。若是小城镇加速发展,是否会考虑再次回到家乡小镇?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面对提问,蒲龙一番思索后,给出的答案是“不”。蒲龙说,今年春节,他花了5天时间回家走了走亲戚,随后便返回了东莞。“小镇发展还是太慢了。每年回来都感觉没啥变化,镇上还是那点大地方,还是那一条主街道,还是那一排排老房子,楼底商铺也没见变多。”蒲龙告诉记者,“但这几年的南充市区就变化很大。如果返乡就业,我可能会选择南充,虽然镇上也有企业,但我还是觉得城市的就业机会多些,收入也高些。”

  问题分析

  人口少基础差 小城镇“硬伤”多

  “小镇人口稀少就缺乏人气;缺乏人气等于缺少劳动力,就难聚产业;产业缺失就挣不到钱,留不住农民,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在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李南希看来,四川小城镇人口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人少”成了小城镇发展的 “硬伤”。为了摸清全省小城镇最新常住人口情况,省住建厅和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专门组成了联合调研组进行调查。三个月的时间,让一份数据浮出水面。记者在 《“百镇建设行动”专题调查报告》中看到,目前我省县城以下的建制镇1904个,其中常住人口在8万人以上的只有7个镇;5至8万人的镇只有11个;3至5万人的镇有103个;1至3万人的镇多达492个;1万人以下的镇更是达到了1291个。镇均常住人口只有0.58万人,远低于全国镇均常住人口水平。

  除了人口少,在空间布局上,我省小城镇分布地域差异也十分明显。其中,成都平原地区分布的小城镇最为密集,总体发展水平较好,吸引人口较多,数量占全省小城镇的42%。还有58%分布在川东北地区、川南地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地区,各地区小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28%、21%、6%和3%。这意味着我省超过半数的小城镇分布零散、人口稀少。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