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养老金“被吞”岂能让参保人“补齐”?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养老金“被吞”岂能让参保人“补齐”?
发布日期:2016-06-23 18:38:00  浏览次数:10

  据报道,河北承德市社保局科员白雪衫利用养老金保险系统漏洞,将248名参保人的养老金据为己有。事发后,虽然追回大部分养老金,但其中的亏空,承德社保局竟然要求参保人自己补齐,否则不再计发养老保险金。这起事件及其处置方式,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

  剖开白雪衫案,虽然参保人是通过白雪衫及其代理人缴纳养老保险,但都在社保系统查到了养老保险账户,拿到了养老保险手册、个人账户对账单,而且许多人都已经领取养老金。也就是说,参保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契约”事实生效。如果说社保局工作人员犯错违法,就将通过其参保的养老保险视为无效,那照此逻辑,银行职员贪污存款岂非可以顺理成章地要求储户补存。贪官污吏的罪过,竟要让老百姓“擦屁股”,这是什么道理和逻辑?

  承德社保局目前的处置方式,实质上是把内部管理漏洞和管理不力的责任转嫁给普通老百姓。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从2011年起,国家就要求全部地市的养老保险入网接入业务,而承德市社保局直到2013年仍处于手工转移业务模式,给白雪衫造成可乘之机;其次,白雪衫作案长达3年时间没被发现,承德市社保局的养老保险系统核算审核是如何运行的,对900万涉案资金的监管岂非形同虚设?可见,正是监管技术升级的工作不力、层层关卡的责任失守,间接促成了白雪衫案。不主动承担起管理的失职渎职,反要让参保人补缴被贪污的养老保险,实质就是一种推责诿过、权力霸道的官僚主义。

  放眼全国,白雪衫案并非孤例。之前的枣庄600多人养老保险被干部侵吞而蒸发、北京朝阳街道工作人员冒领养老金92.4万元等类似事件,都在捅开一个极其混乱的基层社保管理乱象。不健全的财务操作模式、外部监管缺乏、内部审核“走形式”……一些地方的社保系统管理存在许多安全“真空地带”,常年“不设防”反映出部分地方政府对养老金安全性、重要性、监管等的认识不够。

  尤其需要警醒的是,不少地方把养老金当成了“唐僧肉”,一遇到资金紧张、也不管什么支出,一律瞄上养老金。据审计署以往披露,社保基金被挪用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资金不足、购建固定资产、违规出借、弥补经费。最近,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显示,全国有800亿元养老金被挪作他用,资金去向不明。凡此种种,表明养老金成了不少职能单位的“小金库”、任由权力揉捏的“橡皮泥”。没有责任的监督、没有阳光的照射,即便再次出现类似上海陈良宇的“社保大案”也不足为奇。

  养老保险,事关百姓晚年福利,更是保障社会安定、缩小城乡差距、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公众的养老金被“莫名蒸发”,会大大打击人们的参保信心,更直接影响政府机构的公信力。回到白雪衫案,有人说对本案的定性,到底是贪污渎职,还是诈骗,决定着参保人的处境。对于这起具有样本意义的案件,希望法院有一个公正的裁决,给参保人一个满意的答案。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高峰期,养老金入不敷出,支出压力越来越大,中央政府为此不得不考虑延长退休年龄、划拨国有资本补充养老基金等措施。这样的一个社会现实,如果还任由养老金的“跑冒滴漏”一再发生,我们又能拿什么来应对“银发社会”的挑战?当务之急,要让监管“动”起来,让制度“硬”起来,堵上养老金的安全漏洞,抓紧进行养老金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才能让民众真正对养老保障充满期待和信心。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