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法律须关照社会每个角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法律须关照社会每个角落
发布日期:2016-06-17 09:08:00  浏览次数:6

  张 璁

  强制医疗制度包含着保护社会和帮助精神病人恢复的双重目标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全文公布了由公安部起草的《强制医疗所条例(送审稿)》及说明,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治工作,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武疯子”,是民间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带有贬义的称呼,隐然标注了这一群体在社会中遭遇的排斥与歧视。《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2—2015)》提到,我国重性精神病患者约1600万人,其中有暴力倾向的约占10%,每年肇事肇祸1万多起。近年来,一些精神病人实施严重暴力的新闻频频发生,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民众反应强烈。对此,我国刑法规定,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尽管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

  然而,强制医疗制度也遭遇着法律实施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困境。比如,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某派出所每年都会去强制医疗所看望辖区的一名病人,而探望的理由却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社区居民担心这个“武疯子”回来,不惜以集体卖房搬家为代价,所以民警必须给居民拍照以证明该病人还在强制医疗。由此可见,社会对于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已经到了某种不理性的恐慌程度。

  公众恐慌的背后,是强制医疗制度在现实中的薄弱。尽管政府强制医疗已经写进刑法,但是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了执行效果。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以专章增加了强制医疗程序,但对强制医疗执行及强制医疗机构的设置等问题仍未作出相应规定。至今,强制医疗所在医疗、诊断评估、解除强制医疗、保障被强制医疗人员合法权益等方面,依然面临着行政法规的空白。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仅有20余家强制医疗所,甚至无法满足每个省份至少配备一处。在未设置强制医疗所的地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的只能住进普通的精神病院,有的被家属领回家自行监管,之后又重新流散到社会。

  需要强调的是,强制医疗制度包含着保护社会和帮助精神病人恢复的双重目标。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从社会中简单隔离出去不等于问题解决了,相反可能带来更大的问题。调查反映,住院时间越长的精神病人,其社会功能越差,其监护人及其他近亲属的接纳程度越低,出院愈发困难。现实中,许多家庭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为沉重负担的现象并不罕见。由于强制医疗中的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因此有时除了自身安全的担心外,仅仅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就把这些弱势群体挡在了家门之外。对此,征求意见稿中也进行了相应的制度设计。

  公众需要了解的是,精神疾病大多能够通过药物控制和改善,而病情得到缓解的他们,也最终需要重新建立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相信通过相关立法的推进,会让公众对这一社会边缘群体逐渐了解,进而令他们各得其所。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