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留守儿童"压力下毕节之变:城乡差距不平衡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留守儿童"压力下毕节之变:城乡差距不平衡
发布日期:2016-06-17 14:52:00  浏览次数:13

杨祖荣一家合影。去年7月夫妻两人放弃打工生活,从广东回家乡,陪伴孩子们。 

  杨祖荣一家合影。去年7月夫妻两人放弃打工生活,从广东回家乡,陪伴孩子们。

居仁中学的王蕾老师,背着女儿走在去家访的山路上。 

  居仁中学的王蕾老师,背着女儿走在去家访的山路上。

朱昌小学,两个小学生通过学校亲情聊天室的电脑和在外打工的妈妈视频聊天。 

  朱昌小学,两个小学生通过学校亲情聊天室的电脑和在外打工的妈妈视频聊天。

居仁中学初二学生彭晓敏,儿时失去双亲,平时在学校寄宿的她,每到周末还是尽量回趟家,帮奶奶干些农活。 A18-A19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居仁中学初二学生彭晓敏,儿时失去双亲,平时在学校寄宿的她,每到周末还是尽量回趟家,帮奶奶干些农活。 A18-A19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加之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文化观念迥异等因素,留守儿童成了世人聚焦的新时代社会命题。今年5月19日至20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培训班在贵州省举行,受到社会及媒体广泛关注。那么现在贵州留守儿童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再次深入到贵州省毕节市的广大乡村、学校进行探访。

  距离毕节市七星关区113公里的田坎乡,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在通往茨竹村的公路旁边,一幢二层小楼紧邻马路,贴着整齐的瓷砖。 去年6月9日,在外打工的小楼主人张方其接到噩耗:四个孩子在家中服农药死亡,最大的哥哥14岁,最小的妹妹5岁。 如今,小楼的铁门紧锁,屋顶上两盏红灯笼很显眼,“村里人给挂上的。”有村民说,春节后,张方其就不见了踪影。 悲剧背后,是中国转型时期民工潮给劳动力输出地带来的巨大社会问题。面对不轻松的现实,毕节乃至贵州省,进一步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毕节在全市实行“控辍保学”制度,从县长(区长)、局长到乡长、村长(村主任)、校长、家长,师长(班主任),层层都要签责任书,确保留守儿童不辍学;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意见》,将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问责体系。

  采取“劝父母返家照料一批、劝父母携带外出一批、委托监护照料一批、机构临时管护一批”等“四个一批”措施,落实留守儿童监护责任。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使留守儿童基本生活有保障,全力防范留守儿童受伤害事件再次发生。

  “毕节再也经不起这样的事情了。”一位官员说。 毕节有180余万人在外务工,据毕节留守儿童办公室介绍,目前有农村留守儿童26万多名,全部在市、县、乡建立了台账,在村和学校建立了档案。与2015年相比,留守儿童减少了约6万名。 数据背后,毕节的压力仍在。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