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扶贫攻坚,要“补苗”而非“拔苗”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扶贫攻坚,要“补苗”而非“拔苗”
发布日期:2016-06-08 08:35:00  浏览次数:17

  徐元锋

  如果头脑发热,工作不深不细,不做长远打算就上马扶贫项目,难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还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增加贫困群众负担

  最近到一些地方调研脱贫攻坚,发现真金白银的投入很大,干部群众脱贫的热情和期望值挺高,但一些制约脱贫的长期问题,浮现出来。

  比如,建档立卡后,四口之家的农村贫困户一年内盖起了170多平方米的新房,好不好?从没去过县城的贫困山区少数民族群众,贷款数万元搞起了种养殖,行不行?这得辩证看。一方面,说明扶贫措施更精准了,不仅瞄准了贫困户,也对准了问题;另一方面,精准识别只是第一步,这些措施的长期效益还得打个问号。盖新房贷了银行多少款、借了亲朋多少钱?养羊种果栽草药能不能应付市场风险?都让人心里不踏实。

  精准扶贫好比“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搞测土配方施肥”,让弱苗、病苗也能丰产。然而,“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如果头脑发热,工作不深不细,不做长远打算就上马扶贫项目,难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还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增加贫困群众负担。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云南省委主要领导近期在扶贫调研中强调:脱贫攻坚不能头脑发热脱离实际建新房,特别要坚决防止贫困户因此大量举债,造成新的贫困。这个告诫针对性强,也很及时。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拿下的战役。即便是花银行的钱,也不能浪费资源和时机。得有长远打算,处理好几对关系。

  比如,把握好外界帮扶与主动参与的界限。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政府必须主动做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云南省临沧市南美乡是个拉祜族自治乡,以前贫困人口占了九成,当年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如今又面临全面脱贫的历史跨越。当地群众普遍只受过几年教育,很少接触现代文明,甚至见到外人就害羞跑开,因此,首先得帮他们克服怀疑和恐惧心理,让他们也能主动参与。建房、发展产业必须“心贴心地聊、手把手地教”,但也不能图省事、赶时间,就替他们做主大包大揽。否则,群众就会“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好局面也难维系。

  再如,需要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脱贫攻坚需要补短板,动力来自哪儿?无疑是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然而,脱贫不能只有良好的意愿,要尊重市场机制,还可以引入社会力量。许多贫困群众聚居区,受基础条件制约很大,政府可以在修路架桥、医疗教育上多下功夫,把栽花种果跑市场等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云南省引入烟草企业整体帮扶阿昌族脱贫,既增收又稳定,群众很欢迎。

  还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眼下,脱贫攻坚无论是资金项目还是组织保障,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有人担心,脱贫摘帽一旦完成,收尾的事谁来管?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得有长远考虑。比如,产业规划上,要注意避免“单打一”,防止引发区域性的风险。同时,注重素质提升、培养致富带头人等不显山露水的“潜绩”。此外,内生动力并非人人都有,还要激发连片区域开发的“群体性内生动力”。

  解决贫困问题,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不经过真正的蜕变,不经历市场的风雨,脱了贫也未必能站稳。充分估计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补苗”不“拔苗”,才能让脱贫成果经得起时间检验。

  (作者为本报云南分社记者)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