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破解“车轮上的懒政”要有新办法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破解“车轮上的懒政”要有新办法
发布日期:2016-06-07 19:55:00  浏览次数:13

  新华社记者杨玉华

  今年4月1日起全国省以下市县乡三级公车改革在各地陆续启动。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上下班“打的”“乘公交”已渐成基层干部新习惯。然而,明叫好暗叫屈、无车不下基层等懒作为的歪风也逐渐滋生。如何防止“车轮腐败”变种“车轮懒政”已成公车改革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公车改革在市县乡三级推行以来,过去上下班“专车接送”、下基层“专车来往”的干部,开始适应“自驾行”“打的行”或者从机关车辆服务中心“叫车”,但一些地方干部“车轮上的懒政”逐渐显露。工作需要用车时要到车就办,要不到车就等;到基层检查调研派车就去,不派车就缓行;坐等上门多起来,电话办公、文件传达、会议部署多起来。如此种种,把公车改革的好经念歪了。

  “车轮上的懒政”暴露出一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有人把公车当待遇、把车补当福利,有待遇有福利就干活,没待遇没福利就观望,这种观念和做法背离了组织要求。

  “车轮上的懒政”也与一些地方执行公车改革政策“一刀切”有关。中央部委、省区市、地市、县区、乡镇各层级的行政事权不同,对公务用车的保障需求也不同,“一刀切”地机械贯彻落实改革方案,导致一些地方单位的实际公务用车难以保障,比如直接面向乡村群众的乡镇简单取消公务用车,容易造成偏远山区干部下基层难。

  消除“车轮上的懒政”,首先需要消除公车情结,树立干部的公仆意识。其次,公车改革还需要各地在推进中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基层差异化需求,用创新的办法和更细化的措施,让改革符合实际情况,更接地气。

  消除“车轮上的腐败”成效初显,改革正效应已经显现。此时,应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革除“车轮上的懒政”上,拿出新办法,让不想为、不作为的歪风无处遁迹。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