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向可能性保持“开放”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向可能性保持“开放”
发布日期:2016-06-06 08:35:00  浏览次数:18

向可能性保持“开放”(人民论坛)

——如何突破创新的思维瓶颈③

  张宏强

  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谈及科学研究的特点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表述让人深思。创新,很可能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猝不及防地出现。这就意味着,要创新,就需要自由畅想、大胆假设,需要向更多可能性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

  “未知大于已知”,这说的不仅是互联网,在人类智识的绝大部分领域,其实都是如此。我们对世界、对人类的了解,可能只相当于一本书中的一个墨点。于已知中循环、在老路上打转,难以把点连成线、线扩成面。只有主动去探索墨点之外的领域,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知识、发现更多精彩。否则,我们不仅会“错过整整一个时代”,而且可能错过整个世界。

  现实中,很多创新出现在“交叉”之处。今年获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的环境科学专家廖宏就认为,自己能取得科研成果,“交叉背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学科结合对于创新很重要。这是因为,打破了专业界限的分隔,就可以重建被切断的联系,从不同路径、不同方向激发在单一领域无法获得的灵感。这样的开放性,正是创新的关键所在。

  纵览文明史可发现,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一种新可能性的打开,绝大多数文明成果也都源于新领域的拓荒。由司空见惯递进一层,就是创新。瓦特因壶盖受水蒸气冲击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想探究苹果落地背后的秘密,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所谓好奇心,不就是向着未知敞开心灵吗?当我们“眼睛向外”,才能看到大千世界、鸿蒙太空,在与可能性的相遇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同样需要一个开放的平台。计算机领域有“开源”之说,也就是开放软件源代码,大家都可以进行改写、丰富和完善。在《大教堂与集市》一书中,美国软件专家雷蒙德喻之为集市,认为这是一种平等、参与、分享的创新方式。而传统的创新方式则是教堂式的,自成体系、相对封闭、等级森严,难以激活基于互联网的创新资源。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向“善意使用者”开放专利,整合产业生态圈;生产玩具的乐高推出“由我设计”创意平台,请用户和粉丝参与设计……这些成功的尝试也说明,保持开放就能集聚智慧、收获惊喜,最终实现更高效率的创新。

  向更多可能性保持开放,也意味着,不能把创新变成一个“闭环”,不仅要突破专业、思维与主体的边界,更需要打破自我设限。在经济学上,有“自我强化产生路径依赖”的说法。一旦创新成功,就容易被锁定在一个方向,不断强化模式化认知,最终难以自我超越。柯达公司曾经是胶卷市场的“霸主”,却因担心影响胶卷销量而在数字业务上裹足不前,这个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拥有1万多项专利的百年老店,最终走向破产。突破惯性轨道,才能打开创新的闸门,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这些天,一篇网文传得很广,观点很简单:“我不要一眼就看得到头的生活”。这样的不满足,或许也正是创新之路的开始。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挣脱禁锢思维的锁链和牢笼,在更开放的空间里、更丰富的可能性中,一定能有更多激动人心的发现。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