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导师学生应成“学术共同体”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导师学生应成“学术共同体”
发布日期:2016-05-31 09:48:00  浏览次数:15

  李洪兴

  日前,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厂房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一人为华东理工大学硕士。风华正茂的学子逝去,令人惋惜。

  这起安全事故的原因正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事发企业的股东正是这名硕士的导师,因而引发另一波舆情。除了企业的事故责任,导师与学生之死究竟有什么联系?高校教师在校外开办企业合不合规?这样的舆情让人思考:高校产学研相结合,乃是现实趋势,却常常饱受质疑,该如何走出灰色地带?

  老师变“老板”、学生成“学徒”,是一些高校的学生私下抱怨的高频话题。早在几年前,北京某大学研究生就因抵制“科研苦力”发出退学声明,而关于“导师岂能成‘老板’”与“研究生为导师‘打工’很正当”的争论,也不止一次。

  不可否认,学生参与导师课题、项目,在文献、实验、论文等方面,做些专业范围内的辅助性工作,是教学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学习与研究也并非只能谨守在课堂与实验室,不能参与企业的研发。不过,这不应该成为让学生“低价”甚至免费给导师打工的借口。相应的,导师考查应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工作量,否则,学生只会在“干活”中逐渐丢掉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一种健康的科研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攻坚科研,而不是学生“为”老师工作,更不是学生“去”老师企业工作。有学者曾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高校老师,术业在科学研究,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专业人才是基本责任,而不是相反,错误地把才华用在企业经营上,还以学生为“劳力”。

  大学的存在,让学生与导师相遇,一起在学术领域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一个师生平等对话、守护学术自由、传递科研星火的学术共同体,才是我们的共同期待。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