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无人种地”背后的真问题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无人种地”背后的真问题
发布日期:2016-05-31 10:24:00  浏览次数:13

  刘义杰

  “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延津以优质小麦闻名全国。司寨乡平陵村,550户人,4900亩地,但“55岁以下的, 在田里几乎看不到了。”村支书肖洪生坦言,“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村里的地没有成规模流转,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

  每隔一段时间,似乎农村无人种地的新闻就会被翻出来一次。问题是,种地并不是农村年轻人必须肩负的责任,无人种地的关键是种地的收益过低。

  正如媒体的报道,一亩地最好的时候能打小麦1000斤,按1斤1.1元计算,能挣1100元,但是除去种子、化肥、人力、机械等投入费用,基本上刚打平,有时候还倒赔。而在城里,很多年轻人都能达到月入3000元,相比之下,农村辛苦一年还不如在外打工一月,这样的情况下,非让年轻人回去种地,并不现实。

  乡村留不住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如今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就在于工业社会的到来、生产力的解放。这需要大量的人口转移,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这正是世界经济发展得出来的规律,在发达国家,占总人口个位数的“职业农民”就能“养活”整个国家。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农业就呈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趋势,1980年前后,美国各类农场有250万个,比1950年减少了一半。2012年农场数比1980年又减少了 30万个。由此可以推算出,未来我国的农民数量仍有下降的趋势。

  无须过分担忧土地无人种,更不应该去指责农村年轻人不种地。真正应该操心的是,如何让土地实现现代化运作,提高规模化经营的效益。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