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诸城乡村文明行动:让新社区住上"新农民"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诸城乡村文明行动:让新社区住上"新农民"
发布日期:2016-05-30 08:57:00  浏览次数:14

  让新社区住上“新农民”

  ——山东省诸城市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纪实

  本报记者于洪光吕兵兵杨瑞雪

  5月4日,在山东省诸城市辛兴镇辛兴社区,社区居民张文武在自己居住的120平方米楼房里告诉记者:“俺是2010年5月份搬过来的,原先中意这里有社区服务中心、超市、学校、饭店、银行,办事方便;房子自来水、暖气、天然气都通了,垃圾污水能处理,住着舒心。没想到,住过来之后,这里人气越来越旺,文化活动多,教育培训机会多,咱精神面貌好了,自身素质也提高了。”

  张文武的话,客观反映了诸城农村社区化发展从“硬环境”建设向“软环境”提升转变的过程。“软环境”的提升,得益于诸城自2011年起推进的乡村文明行动。

  诸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盛介绍:“诸城自2007年起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靠着社区‘硬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很多农民自发到社区居住,社区逐渐成为诸城城乡统筹的新节点。然而,生活环境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行为习惯却还是老样子,新社区里依然住着‘老农民’。对此,诸城自2011年起,以‘新社区里新农民’为目标,大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发展乡村新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尚,着力提升社区‘软环境’,培育社区‘新农民’。”

  “硬环境”和“软环境”都要改善

  诸城自2007年以来从农村社区化发展起步,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服务农民,地域相近、规模适度”原则,把全市1249个村庄规划建设成了208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涵盖约5个村,服务半径约2公里,形成了“多村一社区”建设模式。

  2007年之后,通过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公共服务下移、经济发展功能拓展和聚合居住区建设,诸城农村社区逐渐发展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发展平台、聚合居住平台和社会管理平台。全市形成了以市区为龙头、镇街驻地为主体、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探索出一条从农村社区化迈向城乡一体化的“诸城路径”。

  到2012年底,诸城208个农村社区已吸引农民居住和就业达15万人,带动城镇化率达53%。农村社区不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且幼儿园、卫生室、超市、饭店等社会服务已落地生根,垃圾和污水实现了统一集中处理,农民在社区过上了“市民化”生活。

  “调研发现,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村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大幅改善了。然而,以村风民俗为代表的乡村文明‘软环境’改变很慢,观念老旧、言行粗俗、庭院脏乱等现象仍然存在。”市文明办主任郭青说。

  为了让新社区里住上“新农民”,2011年9月,诸城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的意见》,提出以5年为一个周期,依托农村社区平台,以村容村貌建设、村风民俗建设、乡村道德建设、生活方式建设等为重点,创新创建载体,健全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