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推行官邸制需要改革的锐气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推行官邸制需要改革的锐气
发布日期:2016-05-18 10:46:00  浏览次数:9

  王聃

  5月16日,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行政改革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No.5(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蓝皮书》指出,一份以总报告形式出现的问卷调查显示,九成受访者认为我国目前实行官邸制的时机已成熟,建议抓紧相关条例的起草和制度构建,做好顶层设计,在不动产登记制等基础制度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官邸制。有专家表示,“官邸制”是遏制领导干部“以权谋房”的根本途径。

  官邸制是国家为一定级别的官员提供在任期间居住的住所,官员本人对此没有产权。官邸制的正向效应是多重的。对国家财政而言,由于官邸制的要义是“铁打的官邸流水的官”,官邸可以长期且持续地使用,无疑可以减少对官员住宅的财政支出;对官员而言,由于任期只能居住在官邸内,这种看得见的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官员进行房产腐败的空间。

  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探索异地交流任职官员流转房制度,有的已经付诸实施,成效也还不错。现在的问题显然在于,如何把地方层面的探索上升到整体的顶层设计?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官邸制的理论效应。

  要让官邸制的现实价值得以彰显,前提是执行严格的官邸制财政预算。既然施行官邸制是为了减少公共财政在官员住所上的开支,那么就应当严格进行财政预算, 让此种“减少浪费”和“压缩开支”落到实处。如果对官邸制的建设过于豪华,又或者是,官邸的建设与使用不遵从“离任即将收回”的原则,超越现实需要建设官邸,甚至让官员拥有离任后仍可拥有官邸的可能,无疑与此种制度设计的本意背道而驰。恰因如此,必须从财政开支的源头,对此进行约束与限制。

  从地方探索异地交流任职官员流转房制度来看,官邸制的执行已经有了现行的“探路人”。而全面推广实施,需要的不只是详尽的制度设计,更需要减少现实的阻力,多些改革的锐气。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