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方地区降雨偏多
汛情来了,我们怎样应对(深阅读�汛情追踪)
本报记者 赵永平 王 浩 朱 隽
自3月下旬开始,南方雨水几乎没有停歇。今年汛情如何?我们是否做好了应对准备?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防总和防汛抗旱相关专家。
今年汛情如何?
108条河流超警戒水位,汛期南北差异明显、旱涝并重,要注意旱涝急转
“今年入汛早,汛情急,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国家防汛抗旱督察专员张家团分析,今年以来,珠江、长江、辽河流域的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多两至三成,有些地方比1998年同期多三至五成。受强降雨影响,全国有108条河流超过警戒水位。
根据国家防总办公室截至5月12日的统计,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579.6万人,因灾死亡59人,直接经济损失87.6亿元,与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相比分别多7%、51%和146%。
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较常年偏高,有人担忧,会否“重演”1998年大洪水?
张家团解释,长江干流水位偏高,一是由于前期降雨多,江河底水高;二是上游水库主动腾库迎汛,下泄水量形成的。当前降水与1998年不同,虽然南方经历十多轮降水,但降雨区域不集中,目前不存在上下游汛期相遇并叠加的效应。而1998年强降雨从6月下旬开始,整条雨带围绕长江下个不停,使长江洪水形成 “峰连峰”的态势。
“防汛不可掉以轻心,要立足防大汛、从最不利情况准备。”张家团说,6月起全国将进入主汛期,要高度关注南方连续降雨的“叠加效应”。南方地区江河水位明显偏高,水库塘坝蓄水明显偏多,土壤含水饱和,部分山体泥土松软,极易造成突发性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需要高度警惕。
“今年汛期南北差异明显、旱涝并重,要注意旱涝急转。”张家团说,淮河、海河、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少一至四成,比1998年偏少三成左右。北方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因此这些地方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还要抓好抗旱工作,不能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