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棉花产业要练好“硬功夫”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棉花产业要练好“硬功夫”
发布日期:2016-05-17 08:52:00  浏览次数:12

补品质短板 促供需对接

棉花产业要练好“硬功夫”

  本报记者 瞿长福 李华林

  “十三五”期间,农业要推进供给侧改革,为我国农产品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带来重大机遇。本报推出“透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专栏,聚焦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品牌等全产业环节,探讨新时期我国农产品行业的发展方向。

  日前,由中国棉花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棉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棉纺织业共同探讨“新格局下的棉业发展之路”。

  今年是我国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的第三年,从试点看,棉花价格开始回归市场,棉农基本收益得到保障,纺织原料成本下降,改革效果初显。但是植棉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及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中国棉花产业补品质短板、加快产业链融合的重任迫在眉睫。

  国产棉的“软肋”

  “去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是近13年以来的最低值,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比较低的一个水平。”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5698万亩,比2014年减少10%;总产量560.5万吨,同比减产9.3%。尽管产量减少,储备棉库存量却达到历史最高位,2015年度储备棉库存超过1100万吨,几乎占全球库存量的一半。

  植棉成本居高不下。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2015年内地植棉总成本为每亩1125元,新疆地方手摘棉种植总成本达每亩2185元。“棉花价格却以下跌为主旋律。”高芳说,棉花种植高成本、低收益,棉农积极性随之而降,“中国棉花协会前不久的调查显示,今年棉农植棉意向面积减少11.5%”。

  一方面库存高企、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却是有效供给不足。“好棉花缺乏、差棉花堆积。”国产棉质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多年来都是下游棉纺织企业的一块心病。我国棉花品质与具有天然优势的澳棉、美棉相比本来就不足。近两年,棉花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关键性指标与国外高价进口棉存在明显差距,而国内纺织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逐步由生产中低端产品转向高端产品,对高品质棉花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凸显。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