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乡村观察:地膜残留,难题咋解?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乡村观察:地膜残留,难题咋解?
发布日期:2016-05-15 08:28:00  浏览次数:7

  地膜残留,难题咋解?(乡村观察)

  本报记者 李亚楠

  编者按: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的运用,对于增加农作物产量大有助益。但是,受技术条件所限或是不恰当地使用,其负面效应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被放大。比如地膜的残留,就使部分地区的土壤遭受污染之伤。地膜残留究竟会造成哪些伤害?治理过程中面对哪些难题?根治还需做些什么?日前,本报记者深入新疆,探访当地的治污努力。

  新疆是棉花大省,这里的农民因棉花而增收,却也因棉花的生产方式而受伤。

  上世纪80年代,新疆棉花单产低于全国18%—20%。到了2015年,新疆棉花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6%。这一指标的迅速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膜的使用。但农田地膜经过30多年大范围、大面积使用,残膜逐年增多,地膜效益和污染加剧的矛盾渐趋尖锐。

  开展废旧地膜综合治理,拒绝超薄地膜生产销售使用,规定残膜100%回收

  新疆的棉花,大约有2/3的种植面积使用地膜。据统计,覆膜平均使棉花增产16%,而覆膜20年的棉田残膜却会使棉花减产12%,增产部分几乎被残膜危害和地膜成本抵消。

  “目前使用的地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它在土壤中极难分解。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仅会破坏土壤结构,也会阻碍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导致土壤环境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新疆农科院土肥所所长王新勇说,据调研报告显示,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后,棉花会减产11.8%—22%。而且种子若播在残膜上,烂种率和烂芽率也会大大增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新光表示,残膜的危害现在能被观察到的只是农作物减产,但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其它形式的污染,眼下尚缺乏长期和系统的跟踪研究。

  “2013年我们测算新疆地膜覆盖农田中每亩的地膜残留量是16.8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到5倍。经过两年多治理,现在残留量应该有所下降,但新疆依然是我国土壤‘白色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董新光告诉记者。

  据初步统计,新疆地膜覆盖面积大约保持在5900万亩(含兵团),年使用地膜约25.5万吨左右,但年回收使用率不足10%。董新光说,残膜污染已成为制约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隐患之一。

  为破解这一难题,从2012年开始,国家在新疆实施了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先后在新疆46个县市开展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到目前为止,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3.49亿元,重点用于支持企业进行厂房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加工设备购置以及残膜回收站点建设等,以提高新疆废旧地膜回收和再利用能力。

  从今年5月1日起,新疆正式实施农田地膜管理条例,不但拒绝超薄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并规定废旧地膜要做到100%回收。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