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扶贫“精准识别”为何难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扶贫“精准识别”为何难
发布日期:2016-05-09 09:36:00  浏览次数:9

  拓兆兵

  广西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今年计划实施搬迁任务33万人,确保精准到户到人;青海预计到2019年实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档案“全覆盖”,基本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脱贫体系……各地近期从不同角度大力推进扶贫攻坚,“精准施策”“到户到人”等成为高频词。

  精准扶贫是惠及民生的大好事,有助于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其前提是精准识别。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应该不复杂,其实在不少地方这还是件新鲜事。笔者日前在西部某省调研时就了解到,一些地方的精准识别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消耗了一些基层干部群众的精力。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存在“等靠要”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勤劳致富成为共识。但在有些贫困地区,“要”的思想十分突出。以前,扶贫往往是发钱、发物,有些贫困地区的群众对此似乎习惯了。针对本轮扶贫攻坚,少数已经脱贫的人认为又要开始发钱了,便千方百计“装穷”,有的从城里的楼房搬回到乡下的土房子,有的把汽车等财产卖掉,有的甚至不惜上演苦肉计扮作残疾人,以便列入扶贫名单。

  其二,宗族观念的干扰。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有着较浓厚的宗族观念,偏远贫困地区尤甚。家族团结互相帮忙是好事,但也存在优亲厚友、不讲原则的情况。一些已经脱贫的人为了进入扶贫名单,族人互作伪证,为精准识别增添了障碍。在一些地方,一个村子成百上千人都是一个家族,调查识别相当困难。

  其三,“村霸”兴风作浪。在一些贫困村,个别人一贯恃强凌弱,把持村务,成为事实上的“村霸”。这些人本已脱贫,有的甚至是有相当资产的老板,为了能使自己进入扶贫名单,极少数人设法干扰精准识别工作。

  其四,有些村干部不给力。村干部对农村情况最了解,是精准识别必须依靠的力量。然而,由于待遇较低等原因,有些村干部工作不积极,个别人甚至徇私舞弊,影响了精准识别工作。

  精准识别的复杂性,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抢着当穷人”,从表面看是利益驱使,实际折射出贫困地区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的淡漠,这无疑会降低脱贫攻坚效率,增加脱贫攻坚成本。存在此类现象的地方,应该深刻认识到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一方面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脱贫攻坚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按照法律法规来规范扶贫工作,有序高效地加以推进。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