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青岛最美乡村之凤凰村:青石小巷里“名门”多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中国新农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青岛最美乡村之凤凰村:青石小巷里“名门”多
发布日期:2016-05-04 16:05:45  浏览次数:25

  ■枝叶婆娑的雪里红。

  ■凤凰村古巷。

  梧桐花开的路口,看凤凰来栖。

  青岛日报 一场淅沥的春雨让村西头那棵老梧桐树“情窦初开”,枝头缀满淡紫色的小喇叭花儿,散发着恬淡的气息;踩得树枝乱颤的那只山喜鹊,像是在弹奏着灵动的音符……

  村东头,只见饱受浸润的凤凰山“神态自如,满面春风”,在满眼青葱的映衬下,“若眺望,似思量”。

  这一东一西的“牵手”之地,便是即墨市东北部的凤凰村。“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金凤凰和老梧桐在这里拉过钩,约定每年春暖花开时相见一面,这祥瑞之兆让村庄几百年来饱受恩泽。”村中老人房锡礼说。

  而这一约定的见证者,便是饱经风雨的凤凰村的古宅和乐于口耳相传的村民。“村里还在的300多年以上的老宅一共60多处,二品大员的住宅有7处,七品以上官员住宅28处,还有200多岁以上的雪里红树4棵,300多岁古银杏树好几棵。”房锡礼说道。

  雨中,村中一条青石路狭窄僻静,手在其上轻轻一抚,仿佛翻开了几多历史。“和老村一样古老,有600来年了”,沿着石路一眼望去,几处老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两侧,房檐下不时地滴着几滴雨滴,更显得古朴凝重。“咱这以前靠着老金口港,商贸发达,老房子全是南方人来盖的,石材、木材也是从南方来的,前两天还有南方工匠的后人来这儿寻访先人的足迹呢。”

  “这就是凤凰村保存最古老的一幢,也最能代表咱村老房子的特色,是房氏五世、康熙年间进士房辉的住宅,正房三间、西厢三间,”村民房锡勤指着不远处一座古宅打开了话匣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四梁八柱五檩架’,房子完全采用的是木质框架结构,采用三开间的格局,代表天、地、人三才,构思巧妙,质朴古典。”

  老人介绍,由于开间较大,房屋中间加了两道木梁,加上前后梁,一共四根,代表四面;每根梁的两端各有一根柱子,起到支撑的作用,这样就是八根柱子,代表八方。

  院中尚存两棵300多岁的雪里红,“每当冬天瑞雪降临,雪里红红透似火,在白雪、树叶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红红火火的寓意,引来四乡八疃一起观赏,好不热闹。”

  房辉老宅和这两棵雪里红见证了世间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其后代的200余年。据记载,“以九世房格为代表,村内先后走出28位七品以上的官员和46位大学士的辉煌历史”。

  青石路悠悠,蜿蜒向东。“这是村里最气派的,光看看门楼就知道了。”房锡礼指着自家大门口说道,“是我先辈房格的,曾是二品大员。”据记载,房格生于雍正年间,嘉庆年间诰赠武功将军。

  “以前,小孩只能走左边的偏门,大人才可以走右边的正门。”房格老宅大门虽没有雕梁画栋,但也工整考究。精致细腻的砖雕和气韵生动的挑檐,门户显得恢宏大气;大门门框上用砖砌出的线脚和立体的雕刻装饰,使得大门“檐下有瓦,遮风挡雨”;刻有葫芦、寓意福气的两座石鼓,也时刻在彰显着老主人的贵气。

  推开严实沉重的两扇大木门,院子分为四进,迎面对着影背墙,方正圆润,“被北京来的专家考证了好几次,很有历史研究价值”。最值得一提的是,老宅的石头墙墙缝,“严丝合缝,据说古代的工匠一天只垒3块,中间的逢不能插进一枚铜板,缝大了可是要返工的嘞,垒这样一面墙得几个月。”

  “老宅是宝,舍不得动一砖一瓦”。从2010年至今,当地启动了保护性修缮工程,村民4年没有动过一片瓦,60多处古宅得到了较好保护。由于技术原因,部分古宅的墙壁有被修复过的痕迹,未能做到“修旧如旧”。

  凤凰村的老宅,历经三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屹立,正如凤凰村人自强的性格。凤凰村村民以房姓为主,房氏持家教子有道,以“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为家训,读书明理,睦邻友好,爱国爱家,清正廉洁,为家族遗留传教子孙的风气。

  秉承家训,“这几年,咱村出了30多个大学生,在省里、北京上完学后,都干出了自己的事业。”村支书李忠五说道。

  210户热情朴实的凤凰村村民,现在大都保持着自然原始的生活状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里种了六亩半小麦,现在正是拔节、抽穗的时候,再过一个来月就要收割了;还养着几头猪,补贴家用,吃穿不愁。”村民房昭和说道。

  关于老村的将来,李忠五计划着在保护的同时,经过科学规划,有限度地开发,打造特色旅游景观。另外,村委组织在凤凰山脚下种了1000棵枣树,开展大枣采摘和登山观光等活动,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青石老巷大木门,勾连起村庄薪火传承的清晰脉络;金凤凰老梧桐,续写着村民朴实无华的乡村记忆。

  拉钩拉钩,这样的记忆,可曾与你相遇?(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周 伟 文/图)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