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种植面积由减半到将增四成 国产大豆的春天来了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聚焦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种植面积由减半到将增四成 国产大豆的春天来了
发布日期:2016-05-04 09:47:00  浏览次数:13

  本报记者 冯 华

  农业部日前印发了《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目前增加4000万亩。这是农业部近年来首次出台关于大豆生产的指导意见,记者就此采访了农业部相关负责人及有关专家。

  五十多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一半,目前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七成

  近年来,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下滑。上世纪50年代末,大豆种植面积曾达到1.9亿多亩,2005年时大豆面积为1.4亿多亩,但到了2015年,大豆面积仅为9756万亩,比2005年减少4630万亩;大豆进口量达到8169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70%左右,已是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

  “大豆是城乡居民植物蛋白消费的重要来源,也是种地养地结合的重要倒茬作物。尤其在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大豆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重要替代作物。因此,综合考虑大豆的食用特性、生态功能及种植替代性,不能轻言放弃大豆,必须保持大豆生产稳定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项。”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

  在大豆进口量激增的背景下,促进国产大豆生产,是为了提高我国大豆的自给水平吗?

  曾衍德说,据测算,未来5—10年我国大豆年需求增量在400万吨左右。解决大豆供求缺口,增加进口是必须的,但增加国内供给也十分必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定位是满足国内食用大豆需求。目的不是追求大豆自给水平,也不是与进口大豆抗衡,而是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进口大豆主要补充食用植物油和饲料蛋白的缺口;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制作传统豆制品和调味品。”

  专家介绍,国产大豆仍是食用大豆的主体,其中 80%多加工成豆制品、调味品,应当保持国内大豆生产的稳定,满足居民对植物蛋白的需求。同时,作为豆科作物,大豆具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1亩大豆可固氮 8公斤左右,相当于施用18公斤尿素。大豆成熟后,秸秆少、落叶多,养分归还率高,能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在东北地区推行大豆与玉米轮作倒茬,可实现用地养地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曾衍德表示,当前,我国玉米积压较多,大豆严重短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改种大豆等作物,既能化解玉米过剩库存,又增加产需缺口较大的大豆供应。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