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证券市场上,必须防止有人通过刻意操纵信息牟利。从长期看,为了确保整个金融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在规范信息传播方面狠下功夫
杜 晓
4月27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消息称,对6名从业人员采取了自律惩戒措施,并将相关情况记入协会从业人员诚信信息系统。中证协指出,根据监管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近期,发现个别证券分析师撰写的证券研究报告存在用语不客观、不审慎、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违反了协会《证券分析师执业行为准则》的有关规定(4月27日澎湃新闻网)。
上述新闻所提及的自律惩戒措施,针对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争议颇多的网红分析师。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证券从业人员都是一本正经、彬彬有礼,堪称高冷男神、高冷女神的典范。不知从何时起,证券从业人员也开始放低身段,在网络上大张旗鼓地比拼颜值,争当网红,令人大跌眼镜。
如果证券从业人员在工作之余有志于成为一名网红,纯属个人自由,他人无权干涉,问题是一些证券从业人员把当网红和干工作完全结合在一起,“使用微博、微信、直播等新媒体方式试水研报的‘新发布方式’”,再穿插一些五花八门、几近恶搞的网络语言,完全是“忽悠死人不偿命”的节奏。比如此前十分走红的长江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覃川桃,江湖人称“桃子姐”,看看一些研报的标题就令人瞠目结舌,《爱有多伤人,才能够销魂》《侠之大者,为国接盘》。光看标题,人们搞不懂这到底是武侠小说还是心灵鸡汤。2015年,“桃子姐”的一篇奇文《你大妈不是你大妈,你大爷还是你大爷》甚至一度占领 Wind资讯研报阅读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研报对于投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如此全方位地沿用网络恶搞的风格,真的是为了让大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吗?从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看,成为意见领袖,将会有大把的获利机会。尽管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网红分析师从奇葩研报中获得了相关收益,但是过去这样的例子不少。从早期的K先生吕梁,到已经获刑的股市黑嘴汪建中,无一不是利用舆论影响市场的高手。更何况,在全媒体时代,人们可以明显注意到,通过信息传播影响市场的门槛在逐渐降低。吕梁写过小说、剧本,还干过新闻记者,因而以K先生为笔名撰写评论文章才能风行一时,最后自己有机会操盘坐庄。汪建中曾当过证券节目特约嘉宾,也出版过一些相关著作。如今的网红分析师真实水准如何尚不清楚,从媒体资历来看是要差一截,却借助新媒体的发达一炮而红。
在风云变幻的证券市场上,必须防止有人通过刻意操纵信息牟利。从长期看,为了确保整个金融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在规范信息传播方面狠下功夫。4 月27日,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消息称:“将新兴媒体涉嫌非法集资广告排查整治作为2016年工作重点。”投资有风险,信息对于资金的流动来说就好像探照灯一样,正确的信息能够让资金保值增值,错误的信息、被人操控的信息却很容易引发金融风险、法律风险。对于网红分析师,证券行业和监管层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是一件好事,但或许这只是一个开始,就如同此前由名人代言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陆续出现问题一样,人们很难预料金融市场下一个信息幻象将会出现在哪里,但决不能等到信息烟雾散去的时候再寻找裸泳者。在新媒体遍地开花的现实状况下,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金融市场信息传播动向,根据刑法、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