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永葆敢为人先的改革气质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永葆敢为人先的改革气质
发布日期:2016-04-27 08:54:00  浏览次数:16

  吕晓勋

  改革进程中兼具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依然是切实提升民众获得感不可或缺的重要气质

  进农家了解经营状况,下麦田察看小麦长势,询问农技人员培养和待遇情况……暮春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考察工作,看望广大干部群众,又一次让世人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

  38年前的初冬,18位村民为了填饱肚子,在偏僻贫穷的小岗村,以“托孤”的形式按下红手印,农村改革响起第一声春雷。如今,小岗村已是小楼林立,道路平整,并聚集了数家亿元企业。从“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人均收入还不足20元的“三靠村”,到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4000 元,被农业部确定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小岗村的蝶变,无疑是改革理念与地方实践融会贯通的真实投影。

  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坚决告别贫穷、强烈渴望现代化,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全体国民的共同追求。而当“低垂的果子”基本已被摘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有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交织与交融,还有来自国际社会的风险与挑战,步入深水区的改革所遇到的阻力可谓前所未有。从这个角度看,兼具披荆斩棘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依然是改革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气质。

  说到小岗村进入新世纪后的发展,不能不提到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兴办工商,筑乡村旅游胜地;发展养殖,建葡萄文化芳园……凭着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他带领村民走出了“一年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的困境,群众甚至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告慰过去的最好方式就是继续前进”,正如沈浩生前的美好展望,改革的生机与活力,既来自顶层设计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与完善,也来自亿万群众无比坚定的支持和推动。以百姓之心为心,打开思路、广开言路、开拓进取,改革才有可能迸发出更强劲的动能。

  尽管近年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实际上,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改变“城市像发达国家,农村像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让农村的有效资源留下来,产生效益,支撑可持续发展,让农民有自己的造血机能,跟上社会发展,还需要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市民化、脱贫攻坚精准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关键,也正在于此。

  “耕地累死牛,用水打破头,拖拉机不用了,大片土地成了花布头。”上世纪70年代末,社会上曾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质疑和批评当时的“大包干”。时过境迁,人们的思维、视野较之以往有了极大的开拓,对于新生、未知事物的容纳度也有了显著地提高,能够更加全面、客观、长远地看待周遭的积极变化。“纪念改革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深化改革”,正如小岗村将横贯全村的长路命名为“改革大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怀着“改革在路上”的警醒,为了人民的利益,坚定、大胆地向前走。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