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明晰产权比例 激活农地潜能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重磅直击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明晰产权比例 激活农地潜能
发布日期:2016-04-26 08:51:00  浏览次数:17

  编者按:长期以来,农村土地不能自由流动,导致农村土地成为“沉睡的资本”。如何让“沉睡的资本”盘活?陕西省蓝田县董岭村开展了“51∶49式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试验”,尝试通过将集体土地市场化,也就是将承包经营权按集体占51%、农民占49%的比例混合分配后再市场化流转,以破解土地流转难题。这在国内尚属首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明晰产权比例激活农地潜能

——陕西省蓝田县董岭村开展51∶49式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试验

  靳军/图 本报记者 肖力伟 胡明宝/文

  今年3月21日,随着村民李向田与村集体签订《双重保障型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试验合同书》,一场冲破传统制度枷锁的农地产权制度探索在一个小山村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正是因为这场改革,让这个在全国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受到了社会关注,陕西省蓝田县董岭村的名字也进入了公众视野。

  这是一个勇于改革的村庄。自上世纪90年代李田利从国企买断工龄回村担任村主任后,这个秦岭北麓的小村庄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从种植苹果到发展中药材再到生猪养殖,每一次的产业结构调整都倾注了李田利带动老百姓快速致富的热情。然而,由于盲目跟风,每一次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

  时间已经从1996年辗转进入2006年,10年的探索始终没有让这个小山村摆脱贫困的面貌。有群众怀疑,也有群众抱怨,但这些都没有阻挡村支书李田利带动百姓致富的念头。

  2006年的一天,在经历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失败后的李田利带着从村里采集的土壤来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经过科学化验以及实地测定,李田利所在的村子是难得的核桃优生区,这让他兴奋不已,全身心投入到带领村民发展核桃产业中。

  经历了又一个10年的发展,由于核桃产业的全村覆盖,如今李田利已经带领群众实现了人均收入11820元,成为了秦岭山下小有名气的富裕村。

  然而,李田利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探索的脚步。

  缘起 破解第五次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困局

  董岭村紧邻白鹿原影视基地,特殊的地里位置让李田利看到了董岭村进一步发展的方向。“要走休闲农业的发展路子,这能充分增加农民收入。”李田利说。

  去年8月,在李田利的带领下,董岭村农业文化主题公园旅游发展规划出炉。这份规划中,对董岭村在原有产业结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进行了充分论证。

  “按照规划,一方面需要加快原有核桃产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实现产业的升级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对全村实行功能区改造,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然而,当规划出来后,我们发现存在落地难的问题。”李田利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土地难以进行有效流转。

  “目前,村里有专业合作社、涉农公司、家庭农场等几个经济组织,但是组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难以盘活董岭村土地资源。”李田利说。

  如何破解土地发展困局成为李田利的头等大事,也是事关董岭村永续发展的大事。李田利的思绪也聚焦在如何进行董岭村的土地改革上。

  经过分析,李田利认为,目前土地对于农民而言具有三大功能,分别是保证就业功能、生存功能、财产货币功能。“不管是群众致富还是脱贫,都要在土地上做文章,土地是农村唯一的资源,只有土地资源盘活了,才能真正释放农村的发展活力。”李田利说,“如果土地资源没盘活,等于拿着金饭碗在要饭。”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