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莫让农民收益的小船说翻就翻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莫让农民收益的小船说翻就翻
发布日期:2016-04-20 20:52:00  浏览次数:9

  近期“蒜你狠”备受各界关注,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之称的山东省金乡县自然成了焦点,金乡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已有十几家媒体来过。

  “为什么大蒜涨的时候大家关注、议论,大蒜跌的时候就少有人关注呢?”记者采访蒜农、蒜商以及政府部门人员时,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他们表示蒜价下跌时的社会关注度很低,“只有一两家媒体来”。

  甚至有人说,普通人一年能吃几斤蒜?算起来顶多也就十几二十块钱,大蒜涨一倍、二倍,又能增加多少生活成本呢?但对于蒜农来说,蒜价下跌就直接关系到他们一年的生计。

  对于这样的疑问,作为记者难免有些尴尬。但总体来看,类似“重涨不重跌”的“偏好”现象确实在猪肉、水果、蔬菜等很多农副产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今年的苹果价格“腰斩”,舆论关注度并没有像“蒜你狠”那么大。

  对于影响群众生活的物价快速上涨,特别是涨价背后的不合理现象,舆论理应关注。在这轮大蒜价格暴涨过程中,投机资本对“蒜你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揭露其中的价格操纵、恶意炒作,从而维护消费者利益,不仅要支持还应鼓励。

  但同时,对于涉及农民利益的农副产品价格不正常下跌,舆论及相关部门也应同样给予关注。蒜农等农民群体的不容易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风吹日晒、耕作劳累的辛苦,在不少年份,种蒜还是赔本的“买卖”。金乡县王丕镇于庄村蒜农陈冬峰说,前两年种蒜亏本,他去年已经少种了大蒜,开始种大棚蔬菜。

  每当6月份大蒜收获的季节,就有许多来自河南、山东菏泽等地的挖蒜工来到这里,其中有很多是妇女,他们十几天时间里也就挣一两千元,还要除去生活费和来回路费。“他们天刚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晚上挤在小宾馆里,一天晚上只花五六块钱。”金乡县马店镇的程姓商户说,有的为省钱不住宾馆,就在他家店门口打地铺。

  金乡当地的蒜农及业内专家认为,总体上看,相对于市民对蒜价上涨的承受能力,蒜农对蒜价下跌的承受能力要弱得多。他们希望更多的舆论能够对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再多一些理性看待;在价格下跌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

  而从长远来看,改变“重涨不重跌”现象,有利于物价的长期稳定,因为价格过大波动会与种植面积、产量形成“互振”,产生“周期”现象,“暴跌预示着暴涨,暴涨也预示着暴跌”。这轮“蒜你狠”背后很大原因也是前两年蒜价过低。

  记者比较乐意看到的是,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及媒体正在改变舆论“重涨不重跌”的现象。在山东淄博市沂源县苹果价格大跌、滞销面前,当地宣传部门组织了“媒体在行动·聚焦沂源红”活动,许多单位、市民纷纷响应、认购苹果,仅通过淄博市临淄电视台5天就销售出去50吨,让果农得到了实惠。

  正如许多蒜农、菜农、果农所期待的那样,希望“爱心苹果”“爱心白菜”“市长卖萝卜”等现象更多些,希望有关方面在提供农产品信息和销售服务上作出更扎实的工作,更多关注农副产品价格下跌时农民的利益,从而不让农民收益的小船说翻就翻。

    (原标题:从“蒜你贱”到“蒜你狠:莫让农民收益的小船说翻就翻)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