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莫让“生态赤字”祸害民生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莫让“生态赤字”祸害民生
发布日期:2016-04-19 20:58:00  浏览次数:19

  因校区毗邻化工厂污染修复地块,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数百名在校学生接连出现身体不良反应甚至疾病,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新华社记者初步调查发现,当地相关部门对污染地块修复过程管理不善,是引发此次事件的原因之一。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该校选址建设前的环评报告已警示,投入使用时要防范污染地块修复带来的影响,但学校选址建设和地块修复同步进行,相关部门对可能造成的污染重视不够。原本应在学校开学前完成的污染地块修复意外延期,但该校的搬迁计划没有进行调整,照常投入使用。在修复过程中,施工方未按规定封闭操作,却没有相关部门出面及时制止。

  环境就是民生。如果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处置环境污染风险,不能有效回应环境方面的民生关切,在环境高风险项目监管和处置上出现迟滞和缺位,就容易导致“生态赤字”祸害民生。

  要实现更有质量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因此,从环保理念出发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应当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一种“行政自觉”。只有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民生理念,才能真正把环保工作抓实抓好。

  入于心,见于行。环保工作的实效最终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上。环境治理不仅包括努力减少环境污染的增量,还要着力削减环境污染的存量。任何部门都不能对环境风险掉以轻心。先发展地区积累的环境污染存量风险往往较高,更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不能绕过的发展门槛。环境出了问题,没有人能够幸免。因此,绝不能以“生态赤字”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更不能在经济发展之后对“生态赤字”视而不见,祸害民生。希望相关部门能亡羊补牢,在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置的同时,对当地“生态赤字”查漏补缺。

  新华社记者杨绍功、秦华江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