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在家门口中检验“获得感” - 三农网
Hi,你好,欢迎来到三农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观点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在家门口中检验“获得感”
发布日期:2016-04-19 08:56:00  浏览次数:7

  吴齐强

  近日在江西省南昌县采访,发现几个细节:该县所有的拆迁安置房建设全部按照商品房标准建设,所有建材全部采用知名品牌。而安置小区内,配备了幼儿园、卫生所、活动中心等生活设施,很受群众欢迎。有位老乡说得好,群众有没有获得感,就看家门口的事情解决得怎么样、眼前的事情解决得怎么样。

  细微之处,最能体会发展的温度。群众的诉求往往是多样化的,甚至是碎片化的,比如环境干不干净、路灯亮不亮、下水道堵不堵等等。这些事情对党委、政府来说,可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但对群众个人来说,却是大事、难事、急事,也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否解决群众“心坎”上的困难,能否顺应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体现的是主政者为民情怀的浓度。

  张家长李家短,看起来是小事,汇合起来就是需要科学决策的大事。决策从什么角度出发,以什么为依据,背后折射出转型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与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之间的博弈。

  比如,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不少地方都存在失地农民现象。失地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活之困和养老之难。为了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许多地方给他们买了城市的保险。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让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亿元就可解决所有问题,而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则需投入23亿元。假如你是决策者,会选哪一种?尽管选择前者符合相关要求,但南昌县还是挑选了后者。南昌县“舍得”的举措,虽说对县政府的财政是个挑战,却体现着执政者的担当与魄力。

  再如,在某市一个区采访时,曾听当地领导自豪地介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很快,政府财政情况很好,按现行标准,全区已经没有贫困人口了。但下到乡镇村组采访时,发现真实情况与介绍的大不相同,通乡通村的道路破损严重,坑坑洼洼,车行其上,颠簸不断。听人讲,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下高速后还以为走错路口,因为不相信家乡的路竟破败至此。现在,农村人买车越来越多,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如同穿新鞋走泥巴路,何来幸福感?看数据,很漂亮;察实情,打折扣。这样的城镇化,这样的全面小康,干部如何交账,群众又如何认账?可见,民生改善并不一定是经济发展、财政增长的“溢出效应”。

  “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只有切实解决好百姓身边的事儿、心头的事儿、家门口的事儿,才能赢取民心、维护稳定、破解难题。实际上,老百姓的感情最朴实。站在群众的立场、把自己摆进去考虑问题,就能够感同身受。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即便决策碰到难处,百姓也会给予理解与耐心。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是最高的标准”。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焦裕禄同志在河南兰考只做了470天书记,人民把他的功业和名字永远刻在心里。为官一方,就要对照焦裕禄,不放过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任何细节。决策者理应切记,每一分错误,在群众那里负担都会加倍;每一分改进,也都会具有乘数效应。

  (作者为本报江西分社记者)

VIP企业最新发布
全站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三农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实时热点 | 侵权删除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法律责任 | 网站地图 ©2022 zxb2b.com 三农网,中国大型农产品交易电商平台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6996 SITEMAPS | 鄂ICP备14015623号-20

返回顶部